今天是中心医院收容那位贫民区重症病人的第十天。
他还活着。所有的治疗费用,都由莫惟明医生承担。即使有教会资助,医院也不是纯粹的慈善机构。向为这样的病人提供免费医疗,是绝不可能的。那样一来整个贫民区的人都要搬家到中心医院才是。
对于承担这些费用,莫惟明本人没有提出异议。不如说,这正是他自己主动提出的。对于为什么一个医生,要对素昧平生的穷人提供经济援助,医院里也是众说纷纭。莫惟明的解释是:这是他在做义工时,帮助的一个孩子的亲生父亲。那孩子只有父亲一个亲人,他不愿让那孩子成为无根浮萍。
的确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伟大,崇高。但发生在莫惟明身上,只会让同事们不可思议。
倒也不是质疑他的人品……而是在会令人深思,这小子何时有这么高的道德觉悟?不知该说是单纯还是愚蠢。他的直属上级找到他谈话,说明了这件事的严肃性,并向他再三确认是否真的要为这素不相识之人买单——为他的生命负责。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主任也不想刁难他,只是拉他诚恳地谈话。
“这次,你自己承担后果。你这次见了一个,知道了一个,救了一个。下次呢?你还能见几个,又有能力救几个?病到这个份上自然是不乐观的,若没救回来,只有一个小孩,的确也不会为难你。倘若他记恨你,你还会觉得这一切值得吗?你甚至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如果你倒下了,是医院的损失,是更多病人的损失。你分不清孰轻孰重吗?”
“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了。我对此很在行,您一定是清楚的。另外,我不是为了实现什么自我价值,也不是为了得到家属或社会的感谢,才这么做。我这么做只是因为我想。我救他,是因为我知道了我所识之人的苦痛,便无法视而不见。如果我知道更多认识的人,我还会做一样的事,直到我不再有钱或精力支持我做下去。”
“到底还是年轻……你知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些记者很快就会嗅到风声。以后还有你不认识的、不愿帮的人,来找你麻烦。我们是关上门才说这些话的。”老人家语重心长,隔着桌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有很长的路。这世界不像童话那么单纯。难道你忘了,当年那个出车祸的孩子……你觉得时至今日,他的父母会感谢你吗?”
莫惟明依然坐着,一动不动。他的视线挪向窗口。他知道走廊上,忙里偷闲的同事们正密切关注办公室的情况。他的视线又挪到了主任的身后,那里挂了一副遒劲的毛笔字。
他张口复述起上面的文字来。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无做功夫形迹之心。”他伸手指向那副字,对主任说,“这便是我同那些人要说的话了。”
离开办公室后,莫惟明很快回到岗位上。他能听见耳边的窃窃私语。与领导的对话很快被传开了,他知道有人会佩服他,有人会嘲笑他傻,更多人会议论“这还是那个心直口快的莫医生吗”。但他充耳不闻。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重症患者出现在中心医院的病床上。
那些以人格担保的誓言,他根本不在乎。他只知道这样做能让大多数人闭嘴。
事实上,这位他救治的病人死得越早,越能推动他的计划。当然他是绝对不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这么做的。如果被发现,他真的会坐牢,到时候就会应验主任所说为“更多病人造成损失”。何况非病理原因导致的死亡,可能会对尸检结果造成影响。他必须是病死的。
这位中年人的身体素质出奇得好。也不知道是否和他的求生意志有关。莫惟明一直在等待,无比耐心,并不介意开销。反正也不需要对他用什么稀有昂贵的药物。他更不会使用私人的药品,那会影响尸检结果。而且万一他死于药物中毒,自己真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不会傻到承担这些风险。
即使是这种最低程度的金额,也会轻而易举拖垮城中南部的任意一个家庭。用于缓解症状和补充营养的药水,都治标不治本。即便如此,每天的剂量也不能轻易缩减。
但是莫惟明不得不这么做,于公于私都是。他的确利用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在一个妖怪的帮助下。他从不惮于承认,自己存在道德上的瑕疵。但这么做,是为了能够发现治愈更多人的办法。他不会标榜自己的伟大光明正义,他只渴求答案本身。
因为这个答案,于公于私都是他开启真相之门的钥匙。
不过,到了第十天,莫惟明已经开始怀疑,当初他是否和施无弃有些急躁了?许多已无药可救的患者,身上都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斑点。而“黑子热”这个名字,也正式地通过报刊传播起来。这并不意味着公安厅公布了什么重要信息,相反,是一些对莫惟明来说堪称常识的事——公安厅联合卫生署呼吁大家:勤洗手、喝熟水、灭四害。
他们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这一个月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患病率的确得到了控制。最主要的就是以市卫生署为主导,进行的消杀活动。效果是明显的。通过对贫民区堆积的尸体的清理,以及深处每处缝隙的毒杀行动,传染得到有效的遏制。
也并不是没有副作用……即便公安厅百般呼吁,仍会有人——主要是孩童和老人,误食带有剧毒的饵料。还有在通过喷洒消毒水、毒气的情况下,仍不注意防护或过度通风,导致身体产生严重不适的情况。
一定有病弱的人因此而死。但是,莫惟明没见报纸上将这个数字堂而皇之地公布。也无妨,毕竟无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