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1 / 1)

(' “……” “贺导,您会主动给我留电话,您会认同我说的那些话,证明您也觉得,像那样拍出来的片子会更加受欢迎。” “您不这样做,不是您不想,而是不能——对吗?” 宋明瑜突然又把话收了回来,“抱歉,贺导,只是作为观众,我也想看到用心去拍的片子受到欢迎。” 一开始给人压力,却转瞬又换上了后辈谦逊的语气,贺飞文苦笑着揉眉心,感觉自己颇有些招架不住。 “你这姑娘,很多事情和你们想象中不太一样——” 他对上宋明瑜那双灼灼的眼眸,含糊道,“电视台考虑的比较多,尤其是美食方面,观众也不多……” “那如果,有一部纪录片能让打破收视记录,甚至成为里程碑的作品呢?” 贺飞文想也不想,“那当然要拍。” 宋明瑜微微一笑,从背包里拿出一份资料,推到了他面前。 “那您看看这个。” 资料的最顶端,“企划书”三个字,映入了贺飞文的眼帘。 企划书三个字下面写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烟火》项目企划方案。 贺飞文的目光一下顿住了。 他几乎是不受控制地往下看,这份企划方案显然做出来的时间很短,里面很多内容甚至是一笔带过。 可即使如此,它还是牢牢地吸引住了贺飞文的全部注意力。 他一目十行地扫过去,第一页看完了,迫不及待又翻开第二页去看。 一口气把所有的内容浏览完,他骤然抬起头来:“小宋,你这个企划书——” “贺导,您觉得好还是不好?” “好,当然是很好!”贺飞文激动得差点碰翻桌上没喝的冰咖啡,“这就是我想要的——” 宋明瑜笑吟吟地看着他高兴得在包厢里踱来踱去。 她给出来的这份企划案,自然不是随手写的,而是结合了前世爆火的《舌尖》系列,再根据眼下时代背景改出来的。 当然,在写的时候,她最强调的可不是什么投资,什么成本,而是“创作理念”。 拍片子对贺飞文来说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份理想! 和这种人谈钱,他觉得你庸俗,谈理想,他才会像现在这样欣喜若狂。 …… 贺飞文的确是狂喜得有些过分。 他昨天光是听宋明瑜点评时下那些节目,就已经觉得心痒痒,如今宋明瑜甚至给他做了一份完整的企划案…… 就那么寥寥几张的体量,可贺飞文却觉得比台里发下来厚厚一册的项目方案都要更有趣。 简直是爱不释手! 策划案里说,纪录片不该只是“任务”。 应该让食物成为主角,让画面去讲述“人”的故事,描写人和食物之间的羁绊,甚至是人与人的羁绊。 而不是摆拍几个镜头就完事,和台里让贺飞文拍的那些纪录片——不,和这年头所有的纪录片都不一样。 贺飞文也见过其他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尤其是美食这个主题的,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拍摄背景不同,甚至给人感觉和双胞胎差不多! 雷打不动的大人物,雷打不动摆得精致又华丽的菜,甚至连先拍什么,后拍什么,都有一套固定的镜头动作。 说白了,完全是把“吃什么”这件事平铺直叙地摆出来,对于吃背后的那些文化、人情,完全没有描述。 观众连共鸣都没有,怎么可能喜欢看呢? 而宋明瑜给的策划案里面,却专门提到,要做人情味,烟火味,有温度的纪录片。 她不忘暗戳戳往里塞广告——为什么南城人喜欢吃火锅? 最早这东西就是挑船的纤夫、码头伙夫吃的,一桌人围在一个锅前头饱餐一顿。 它养活了这片土地上的人,让他们哪怕兜里空空,也能吃上一顿美味。 所以流传下来之后,哪怕大家如今已不像过去条件那么困苦,可还是习惯好友,喝着酒唱着歌,聚在一起吃火锅。 老百姓的人生百态,才是美食纪录片里头最吸引人的地方! 贺飞文不懂什么叫“嘴替”。 但如果他懂,他一定会拍桌子说,宋明瑜就是他的嘴替! 这不就是他的想法么! 偏偏他这张死嘴就是说不明白,面对周怀峰只能气个半死,还被人家给绕进了圈子里! 贺飞文双眼明亮得逼人,就好像自己刚刚进入这行业那会儿,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他连座位都不回,倾身问道:“小宋,这个企划——”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宋明瑜微微一笑,开口却是给他泼了天大一盆冷水:“贺导,这个企划现在做不了。” 做不了! 三个字跟铁钉似的,一下把贺飞文钉在了原地。 他嘴唇抖着,看着宋明瑜继续说了下去。 “首先,没名气, ', ' ')(' 就没人愿意投资,没人投资,就只能依靠台里,不过从贺导你刚刚说的话来看——恐怕不太容易。” 岂止是不容易,光是周怀峰那一关,贺飞文就过不了! “其次,这个纪录片的规模很大,需要团队跑遍全国,挖掘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至少得要一个独立的班子。” 《舌尖》这种美食纪录片里程碑作品,也是几十年后的市场才能孕育出来。 现在,想要对纪录片进行如此规模的投资,这是不可能的。 这年头连团队都是台里指定,拍完一部片子就散伙,大家就只是单位的同事。 除非是大导演,能执导出足够卖座的作品——但这就和他贺飞文没什么关系了。 一个台里地位尴尬的纪录片导演,他去找领导要组班子,被一脚踢出电视台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观众不见得会买账,毕竟贺导您从来没有做过这种项目,他们也没见过。” 贺飞文痛苦地闭上眼,宋明瑜说了许多理由,但其实归根到底就两点。 第一,他是个没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小人物,自己做不成这事儿,只能求助于台里。 第二,他在台里更是个小人物,从制片人周怀峰到领导,没人会站在他这边支持他做这事。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地,贺飞文不用睁开眼都知道自己形容多么狼狈。 在一个年轻小姑娘面前,他感觉自己无所遁形,她明明不知道自己和周怀峰的争执,可她说的这些话,全部精准地踩中了他的痛脚。 “如果是这样,只能……” 只能放弃,贺飞文想说出口,可“放弃”两个字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贺导想放弃了吗?” 贺飞文当然不想放弃。 这种快饿死的时候,饭都吃到嘴巴边上,却被人赶到一边的痛苦,比一开始没饭吃还难受! “如果我说,我能帮贺导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贺飞文霍然抬起头来。 只见宋明瑜含笑又从包里拿出来一份企划书。 只不过,这一次却不是纪录片。 “综艺?!” 宋明瑜笑眯眯地点点头,“对,综艺。” “可是,综艺——”贺飞文有些为难,“小宋,不是我想和你唱对台,你是不了解台里的安排,综艺这些东西,其实也并不受欢迎……” 不受欢迎,那都是一个非常客气的说法了。 用宋明瑜的眼光来看,这年头内地的综艺差不多就是跟纪录片坐一桌的水平。 半斤八两! 与粤省唇齿相依的港城倒是有一档《欢乐今宵》,哪怕过去几十年,在她前世依然是网络上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非常能打! 粤省虽然因此做起了与之对标的节目,《万紫千红》,号称“周周有晚会”,也是粤省许多人从小到大的回忆。 可同时期,除了粤省这一款综艺,竟然就找不出什么能挑大梁的节目来。 而《万紫千红》又是粤语综艺,对普通话地区的观众来说,听也听不明白,只能停留在粤语地区流传。 也就是说,普通话节目,现在还落后了港城接近十年的水平。 “贺导,恕我直言,那些综艺根本不能称之为综艺。” 综艺的核心是什么? 是娱乐! 可放眼内地这些所谓的综艺节目,要么就是歌舞,要么就是相声小品,其他的表演形式几乎没有。 内容呢,正经、严肃、叙事宏大也就算了,跟观众也完全没有互动可言。 综艺节目无人问津,不是因,而是果。 这种时候,如果横空出世一款足够有噱头、有话题、有趣味的综艺,会如何? 毫无疑问,一定会大爆特爆,成为1986年……不,运作得好,甚至可以是十年乃至几十年的爆款! 宋明瑜思考了许久,总算是敲定了这个企划。 “贺导,这绝对是一次跨时代的挑战——如果做好了,以后你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