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明王朝1627> 第8章 这歪瓜裂枣的原始班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这歪瓜裂枣的原始班底(2 / 2)

朱由检睁开了双眼。

殿中,竟响起一片清晰可闻的呼气声。

这是因为太多人同时呼气,声音汇聚到一起,特别明显。

朱由检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道:

“徐应元。”

“奴婢在!”一直侍立在旁的徐应元连忙出列。

“接御马监掌印。”

御马监印掌宫内净军,四卫营,是离他最近的一支武装力量,必须紧紧握在手里。

而徐应元在过去是涂文辅的老叔,这层关系会让这次职位交接润滑不少。

“王文政,任乾清宫掌事。”

最紧要之地,莫过卧榻,乾清宫就是他现在住的地方。

让王府副承奉来担任虽然有些贬职的意味,但靠近圣颜恰恰是最大的机会,也不算薄待他。

“王国泰,掌尚膳监印。”

最近一段时间,他都打算只吃周钰开的的小灶,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先让近臣拿下,然后做几轮清洗再说。

后面还要设计一套更严格的采买、制作、验毒、人员管理机制,他才敢把命放到这群厨子手里。

他甚至已有打算,腾出一块皇庄,专供内使近臣的家眷居住,以防外人勾连。

毕竟他未来要做的事情,几乎必定是会触犯各方各面的利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王永祚,提督京营。”

京营,京城规模最大,传谣最快、实力最弱的武装力量。

勋贵们在其中盘根错节,抽拿吸血。

先让王永祚去和他们照照面,摸摸现在京营的情况,再看看怎么重造他。

“司之礼,掌内承运库印。”

……

一连串的任命下来,被念到名字的原任者,个个面如死灰。

而那些侥幸未被波及的人,也丝毫不敢庆幸,只是将羡慕、探究的目光,投向了那个满脸涨红的徐应元。

朱由检看着徐应元那副激动得快要失态的模样,心中暗自摇头。

“咳。”朱由检轻敲了一下桌子。

徐应元这才如梦初醒,立刻板起脸,大声呵斥道:“肃静!”

殿内瞬间恢复了安静。

朱由检这才再次开口:“高时明何在?”

一名貌不惊人的中年太监从人群中走出,缓缓躬身:“奴婢在此。”

朱由检点了点头:“你,接司礼监印。”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死死地抿住嘴唇,连呼吸都停止了。

为什么是他?

不对,陛下竟如此果决吗?

反应慢的人还在看王体乾,反应快的已经注意到魏忠贤在微微发抖了。

惊恐、猜疑,一阵阵复杂的情绪在众监之中传递。

高时明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随即,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他重重拜伏在地,声音颤抖而决绝:“奴婢……叩谢天恩!谨遵陛下口谕!”

这演技!不愧是老戏骨。

朱由检又看了眼徐应元,此刻他的脸上已是青白交加,眼神死死盯着高时明。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高时明,何许人也?

天启的侍读太监,孙承宗给天启教书的时候就是他在旁边伺候。

内书堂考试杀出来的高材生。

曾任秉笔太监,与魏忠贤交恶后被勒令闲住。

这样一个人会对自己今天为何被叫过来没有预期吗?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所谓施恩于下,不如求恩于上。

领导提拔你,先不说能力如何。你首先必须得满足领导的情绪价值啊。

不然你让领导怎么提拔你,怎么重用你?

领导不快乐,你还想快乐?

此时站在一旁的王体乾,脸色微白,心中却是一片平静,甚至有一丝解脱。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道理,在内书堂读书时他早就懂了。

历朝历代的先皇太监,能有善终都已是善事。

更何况他与这魏忠贤勾连到了一起。

这一切从他站到魏忠贤身边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

新君登基,清算旧党,天经地义。

能得个体面,已是万幸。

他深吸了口气,正要出列谢恩。

朱由检却摆了摆手:“朕还没说完。”

他看着王体乾,缓缓说道:“王体乾,你接任钦差掌印太监。”

“轰!”

人群再也无法保持镇定,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魏忠贤。

钦差掌印太监,只有东厂的掌印才配叫“钦差”掌印太监!

魏忠贤的脸,在一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变得惨白如纸。

他整个人瘫软在地,像一滩烂泥,曾经不可一世的九千岁,此刻连头都抬不起来。

他挣扎着拜伏在地,涕泪横流,浑身颤抖着道:“老奴……老奴……有罪……”

说罢原地磕头不止,一声声巨大的撞击声响彻大殿。

大殿中,没有人敢说话,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御座之侧的周钰,一直安静地看着。

此刻,她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朱由检的衣袖,脸上全是装出来的镇定,内心却是一阵发慌。

《资治通鉴》里都是怎么说来着?

她的小脑袋里拼命检索着历朝历代新皇登基,清理权阉的故事。

却因为紧张,头脑一片空白,嘴巴微微张开了都不知道。

朱由检被她这傻乎乎的样子逗得心中一乐。

他也不去看魏忠贤的狼狈样子,直接摆摆手说道。

“今日分任各职,即刻交接,日落之前,务必完成。”

“奴婢遵旨。”

众人如蒙大赦,躬身告退,似慢实快地逃离了这座令人窒息的宫殿。

转瞬之间,偌大的乾清宫,便只剩下朱由检、周钰、魏忠贤三人。

朱由检先偷偷把带入宫的宝剑在桌案下调整了一下位置,以便第一时间拔出。

然后他淡淡地说道,“魏四,别装了。”

【本章史料】

1.此时宫中各个人职位,有列出来的都为史实,只是史料太多贴不下。

2.朱由检(永昌帝)的潜邸太监清单来自登基后,10月4日的一份奖励名单,名单上都是潜邸内臣——《崇祯长编》。这批人后续几乎都不出现了,曹化淳、郑之惠、方正化、王德化这些出名的宦官,都是后面才提拔的。

3.关于王承恩,微臣单独开了一篇《题吊友王承恩疏》放在作品相关中呈给各位陛下御览,就不在此赘叙了。

4.关于高时明和魏忠贤的过节,我从史料中瞎猜的。请看原文:天启元年九月十八日,先是,工部叙疏内,上命除高时明,而录魏进忠。——《明熹宗实录》

也就是说,天启在某份叙功的名单上,要求去掉高时明,加上魏进忠。

5.周钰和崇祯同年,今年都是17虚岁,崇祯比周钰大3个月。妥妥的高中生恋爱模板哈哈。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