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穿越历史>哈哈哈,大明> 第42章 人生如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人生如戏(1 / 2)

好戏开场,东厂亲自下场了。

与以往的霸道,人嫌鬼厌的行径相比,今年的东厂番子格外的文雅。

悄悄地摸到了茶楼说书人的家里,长刀挑开门栓,摸进去点燃油灯,很和蔼的将说书人从床上拉了起来。

“认字么?”

“认,认字!”

“来,给你一个本子,也不耽误你赚钱的功夫,明日你干完正事之后把这个本子里面的内容讲一遍,可以么?”

“好…好……”

“能说好么?”

“能能,小的一定能,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办好!”

“没人逼你吧!”

“没,没!”

“对了,记住了,我们东厂做事最和善,你看是不是?”

“是是,和善,最和善!”

严立恒笑了,缓缓地把刀从说书人的脖子上拿了下来。

长刀归鞘,屋子里的杀意随之消散的无影无踪。

“记住了,我们东厂办事最是良善,天亮了早些睡,晚安!”

油灯微弱的灯光下,那快把屋子撑满的巨大黑影随着屋门慢慢的合拢也慢慢的消散。

刚才的一切像是错觉。

可桌上的那个本子……

说书人觉得腿有点发软,也有些挪不动,伸手一摸,裤裆里湿漉漉的一大片。

微弱的灯火下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大口的喘着粗气。

“孩他娘,拉我一把,拉我一把……”

严立恒深吸一口气,他有点喜欢夜里办案的味道,他有点喜欢余令这个上司了,良善,晚安!

“对,我们最良善,晚安!”

在这个夜里,东厂的人如老鼠般在街头进进出出。

和以往的耀武扬威相比,现在的东厂真是文雅的要命。

不吆喝,不耀武扬威,悄悄地就摸到你的床头。

点燃灯,笑眯眯的看着你,等你醒来,他们会把手指放到嘴边嘘一下。

然后才咧嘴一笑,轻声道:“冷吗?”

刘淑女的家人也动了。

自从刘淑女死后,刘家彻底的安静了下来。

近半年来,刘家人利用和皇室那仅有一点的情义疯狂地买煤石。

短短的数月工夫,京城出来一个叫做蜂窝煤的物事。

陶土烧制的炉子配蜂窝煤。

买煤送炉子不说,价格比原先的煤饼子便宜多了,在小门小户之间慢慢的流行了开来。

随着用煤的人越来越多,刘家人养活了一大批妇人和闲汉。

刘家的动作很轻,轻的很少有人注意这个小小的改变。

如今,京城的煤炭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不仅宫内在大量的使用,百姓间使用也超级广泛。

门头沟煤场是最大的煤源地。

刘家人在偷偷的花钱往里钻,在小老虎的帮助下打通各种关系。

可这东西一出来,有聪明人就发现了,立刻就有人模仿制造。

这个行当大门大户的看不上。

一般的商贾谁模仿谁倒霉,那流痞没日没夜的捣乱,生意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就算他们也养了一批地痞。

可等到他们把一切都准备好却发现门头沟煤场太监管事实在难缠。

塞钱都不行,一句皇家的生意就把人堵的死死的。

没办法,这事只能找刘家,然后这事成了,他们从刘家这里进购煤,也跟着一起做生意。

同盟一起,实力立马变大。

如今正是用煤球的旺季,城外煤场里做工的妇人数以百计。

如今的煤场里,地扁蛇正在给妇人们开会,一边讲一边发钱。

不多,每人两个铜板,可以吃顿早餐。

“没别的意思,那个什么官把女儿送给那个什么太监为女儿,这么说就可以,不用添油加醋!”

“管事,你说的这个是真的假的?”

地扁蛇冷哼一声: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能框你们不成,我可告诉你们,把自己的女儿看好了,那些人……”

妇人传来惊呼。

别说,她们还真的喜欢听这个。

京城的娱乐活动不多,属于贫苦百姓的活动更少,聊闲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娱乐。

地扁蛇就开了个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地扁蛇知道了什么才是恐怖。

喝口茶的功夫,是谁把女儿送给了哪个太监她们都聊出来了。

地扁蛇觉得自己亏大了,早知道开个头就能达到如此的效果,自己还花钱做什么,真是没必要。

狡猾的女人。

“孙家婆娘那就不懂吧,那光棍就是烧红的铁锅,可不敢给他滴油啊……”

“别说啊,那些个什么官员看着一本正经,啧啧,这一打听…啧啧……”

“良田岂让外人耕?”

“沃土只能自家种!”

……

余令的反击开始了,这一次余令打算让这群人知道什么才是舆论。

余令准备让这群天天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挂在嘴边的看看。

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无耻。

他们说自己是余直,这种又怕人知,又怕人不知的方式实在太腼腆,太委婉。

一般人体会不到这种欲语还休的美感。

余令要让这些人知道什么是舆论。

余令心里又有点遗憾,这法子其实给自己造势是最好的,可惜用在了这个上面。

而且这东西只能用一回,下一次就不灵了......

因为真的好学。

在这个夜里,有一大群人觉得这个夜有点长。

东厂和郑氏一族干起来了,虽说郑氏不承认市面上的流言是他们放出来的。

可这个说法也只能骗骗那些容易被利用的人罢了。

在东林党,浙党,楚党,齐党,宣党和昆党这些朝臣的派别中,京城街头的风声一起,他们就能立刻知道是谁。

如今是郑氏出手了,都伸着脖子看热闹。

虽然不知道郑贵妃与这个事有多大的干系,但所有人都很明智的不去提郑贵妃这个人。

因为这是嫁出去的女儿。

但要说跟她没关系,众人是不信的。

自大明立国以来,皇贵妃及其以下,无论有多受宠,无军功,这么多外戚里授职最高只有郑贵妃的哥哥郑国泰一人。

一品武职左都督的职位。

若是在大明前期,一品武职左都督那是高级的武职官职。

可自从土木堡之后,这个职位手里的实际职权逐渐被兵部取代。

明英宗被俘虏,土木堡之变武将们翻车了,让皇帝被瓦剌俘虏了。

大批武勋将领直接没了命不说。

家里的子嗣也受到牵连。

兵部尚书于谦接管京城防务,文官集团通过清算皇帝被俘虏这件事控制兵权。

掌控着整个明朝的军事命脉武军都督府成了摆设。

朝堂上文尊武卑的局面彻底形成。

所以,郑国泰这个一品武职左都督的职位只是名头大。

真要干事,不说兵部的堂官,一个司官就能把他卡的死死的。

领个俸禄,晒晒太阳,偶尔处理点杂事就算兵部开恩了。

他要是有领兵的心思,他只要敢去关外,他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谁弄死他的他都不明白。

这个职位唬唬人就挺好。

郑国泰死后,他的儿子郑养性成了新的左都督,也是郑贵妃在朝廷中的联系人。

这家伙外人评论外强中干,性格软弱。

欺负那些新贵可以,若是碰上钱谦益这样海虞钱氏的望族,实在不够看。

簪缨之家,簪缨二字可不是一般家族能够撑的起的。

在这个夜里他郑养性也没睡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