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其他类型>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第七十八章 朔北商会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朔北商会立(1 / 2)

入秋的朔北已带寒意,晨起的霜气裹着酒坊飘来的醇香,在将军府门前的青石板上凝出薄薄一层白。黄玉卿刚用过早膳,便见管家匆匆来报,说城西的牧民首领巴图与最大的粮商张掌柜在市集起了争执,险些动了手。她放下手中的羊毛账本,指尖还沾着记账用的炭灰——那是念北昨日缠着要学“算货物价值”时,两人一起画乱的本子。

“可知为何争执?”黄玉卿擦了擦手,起身取过挂在门边的厚布披风。自雪灾过后,朔北的市集倒比往年热闹了数倍,酒坊的果酒、牧场的皮毛、改良田种出的耐旱粟米,都成了西域商队眼中的香饽饽。可热闹背后,麻烦也跟着来了。

“说是张掌柜收巴图的羊皮时,压了两成价,巴图不依,说上月还不是这个数。张掌柜又说西域商队最近只肯出这个价,他总不能亏本……”管家话音未落,门外又传来马蹄声,是萧劲衍派来的亲兵,说北境探马传回消息,前日有两支西域商队在边境被不明势力截了,货物全失,人只逃回来两个。

黄玉卿脚步一顿,眉头拧起。这已是半月内第三起商队遇袭事件。先前她只当是流寇残余,可接连发生在不同路段,倒像是有人故意在断朔北的商路。她裹紧披风往外走,心里已有了主意——成立商会的事,不能再拖了。

赶到市集时,争执已被巡逻的士兵控制住。巴图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此刻正涨红着脸瞪着张掌柜,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羊皮:“黄夫人您来评理!去年雪灾,若不是您给的耐寒草种,我这牧场早没了!如今羊皮有了收成,他倒好,一压再压,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张掌柜也一脸委屈,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巴图首领,我哪敢坑您?西域来的胡商说,最近北境不太平,他们运货要多带护卫,成本涨了,自然只能压收购价。我要是按去年的价收,这批货就得砸手里!”

围观众人也跟着议论起来,有说商户黑心的,有说胡商难缠的,还有牧民低声抱怨,前几日用粟米换盐时,也被盐商多要了两斗粮。黄玉卿看着眼前的乱象,想起雪灾时军民一心抗灾的场景,又念及昨日萧劲衍说的“军备改良需大量铜铁,可本地铁匠铺却因缺煤歇了半数”,心中更觉成立商会势在必行。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诸位静一静。”市集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这半年来,“黄夫人”三个字在朔北早已不是单纯的将军夫人称谓,而是带着“守护神”的分量。雪灾时的灵泉水、旱灾时的蓄水池、让牧民能吃饱饭的耐旱作物,桩桩件件都记在人心上。

“巴图首领的羊皮,张掌柜的难处,还有诸位刚才说的换盐贵、买铁难,根子都在一处——咱们朔北的买卖,散!”黄玉卿走到市集中央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众人,“西域商队抱团压价,咱们却各做各的,你卖你的羊皮,我收我的粮,彼此拆台不说,还容易被外人拿捏。今日商队遇袭,明日或许就有人断咱们的煤路、铁路,到时候别说赚钱,连军备改良、过冬的物资都成问题!”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张掌柜最先反应过来,拱手道:“黄夫人说得是!可咱们商户和牧民素来没什么往来,怎么抱团?”

“成立朔北商会!”黄玉卿掷地有声,“把牧场、酒坊、粮铺、铁匠铺、药庄都拢进来,再请萧将军派士兵护卫商路。对内,咱们定个公道价,不许哄抬物价,也不许恶意压价;对外,咱们统一跟胡商议价,他敢压价,咱们就联合起来不卖给他们!”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牧民担心商会会偏向商户,也有商户怕被限制利润。黄玉卿早有准备,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几页纸,上面是她连夜拟定的商会章程:“大家看,章程里写得明白——商会分三个部,牧户部、商户部、工匠部,各部选自己的首领,凡事需三部商议后决定。比如收购价,每月初一由三部一起定,既要保证牧户有赚头,也不能让商户亏本。至于护卫商路的兵卒,费用从商会的抽成里出,抽成只收一成,且每笔开支都要公示,谁也不能中饱私囊。”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上月黄家那群人在牧场偷懒耍滑,已被我按工分制度罚了粮——这商会的规矩也一样,守规矩的,咱们一起赚钱;想投机取巧、破坏规矩的,不管是商户还是牧民,都逐出商会,以后没人跟他做买卖!”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笑了。黄家父母带着儿子来朔北“投奔”的事,早成了朔北的笑谈——黄玉卿没赶他们走,却把好吃懒做的黄家子弟全派去了最偏远的牧场,每天按工分领粮,干得少就吃得少,才过了一个月,黄家儿子就哭着喊着要回去,黄家父母也没了当初的嚣张气焰,老老实实跟着干活了。众人见黄玉卿连自家人都不偏袒,对商会的规矩也多了几分信任。

巴图第一个站出来:“我信黄夫人!我巴图牧场的五百张羊皮,全交给商会打理!”

张掌柜也跟着点头:“我粮铺也加入!以后收粮卖粮,都按商会的规矩来!”

接下来,铁匠铺的李师傅、药庄的陈大夫、甚至几个小有名气的西域商户(都是黄玉卿提前筛查过,无背景纠纷的)也纷纷表态加入。短短一个时辰,朔北大半的商户和牧户都成了商会的成员。

三日后,商会成立仪式在将军府前的广场举行。萧劲衍亲自到场,身后跟着一身戎装的萧明轩——自从“边境预警网”的构想被采纳后,萧明轩每日都跟着士兵去边境巡查,脸上多了几分少年人的英气。黄玉卿站在萧劲衍身边,看着广场上整齐排列的牧户、商户代表,心里颇感欣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