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若是要论讲学时的阵仗,那袁绍再好不过了,许泽当日从冀州出走,并未见到袁绍的面,而他的理念向来是农耕为主。
农耕、兴商,自下而上的富民,官吏亦可从中取利。
这个利,还真不算是贪腐。
丞相万石俸禄,田地、房屋皆无需担忧,他手中的权势还能惠及族人,若是每个官吏都能在保证民生的情况下得到这些,那么朝堂国柱的腐朽或许会来得慢一些。
大汉子民,历经几十年的苦楚,其实现在是很容易满足的。
以前鼎盛时期还要求惠政,现在只求一个“清静”就已是的好官了。
“子泓,你的确深谋远虑,”曹操闻言点了点头,却还是叹道:“那,本相就有个问题了,若是终究逃不出此等规律,日后,你来相国,会如何治朝政呢?”
许泽咧嘴而笑:“岳丈,这事以前我就和子脩说过,我只选,不任。”
“所以我若在此规律之外,则无忧也。”
曹操双眸一怔,心绪被这话提了起来,此刻是他第一次发现,许泽想追求的东西,和他们全都不一样。
也许,这就是为何,他一直对三公九卿毫无兴趣,也没有夺得天下的野心,却还是愿意辅佐自己结束乱世……
子泓他的追求,似乎更加崇高,连天子之位都未必看得上。
好一句只选不任,但这种事,必须要活得长,还需要足够的人望,古往今来,未有人能成功,哪怕是孔子也不行。
子泓的确很年轻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他还有几十年。
那些世家,隐忍几十年只是常态。
曹操再次审视了许泽的这个理念,但心底里已经是无比信任了,多年出生入死一同征战,他对许泽很了解,绝对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那么,只能认为他有自己独特的选人方法,比如挑选传人来培养。
他身边的两个弟子,诸葛亮就有为一代名相的潜力,因为曹操经常在他身上看到荀彧的影子,而且很多方面不下于文若。
而另一个陆议……倒像是个善于征伐的名将。
曹操笑着问道:“在此规律外,你要如何做到?”
“很简单,”许泽嘴角微微一扬:“我先成圣不就好了?”
“值得一试。”
曹操知道这条路比他走得更难,不过,会因为许泽走这条路,反而让他的路变得简单。
……
幽州,蓟城。
袁绍大病初愈,又打了几场对外的大战,稳住了袁家在幽州的声望,加上假死的长子袁谭和乌桓单于踏顿在外配合,开通胡市之后还能带来肉糜、布匹、石材,百姓虽思归汉,却也没有继续和府衙闹事。
沮授的头发已白了大半,田丰则是几乎全白,两人近一年半来调遣劳苦,近乎日夜不休,算是合两人之力,在军、政上撑住了幽州这四面漏风的破屋子。
郭图因主张同盟西凉马腾,后马腾得了钱粮兵力支援后,直入汉中根本不来援助袁绍,对长安的进军更是讳莫如深,所以被袁绍责骂嫌弃,贬到军中为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