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03章 横扫金陵(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3章 横扫金陵(二)(1 / 2)

第303章横扫金陵(二)

听到鲁锦的问话,杨璟看了看地图,这才说道。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此次徐宋东征江浙,失败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而徐宋只有奇没有正,这才是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

“第一,从今年三月到六月,徐宋后方失地千里,岌岌可危,后方不稳,因此东征十分仓促,得不到后方的支持,他们东征最初的目的,也是想从外线打开局面,这个出兵的决定本身就是不对的。

“第二,东征兵力太少,因为兵力少,所以没办法正奇相合,只能被迫出险招,偷袭昱岭关,一路翻山越岭进攻杭州,没办法建立稳固的粮道,因此一旦被元军反扑,孤军深入的徐宋军就必然会失败。

“他们的出发地在饶州和徽州,如果要我带兵,就应该兵分两路,一路主力直接从饶州进攻金衢盆地,向东打入浙东平原,另一路奇兵出昱岭关,翻山越岭偷袭杭州侧翼,正奇相合,使敌首尾难顾,则此战必胜。

“而且金衢盆地两面都是山,只要能稳扎稳打的攻下来,就可以建立一条稳固通道,元军即使想要反攻也不容易,而我军有了这条通道,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向浙东运兵运粮。

“第三,没有粮草供应,只能从占领区临时征粮,缺乏粮草就会导致军心不稳,将军行险,因为他们拖不起,当年赵括败给白起就是这个原因,赵军缺粮,所以不得不主动求战,而秦军粮草充足,反而可以沉下心来稳扎稳打,人一急就容易犯错,容易露出破绽,为敌所趁。

“第四,对于新占之地没有稳固的统治,刚打下的城池,往往使用蒙元旧官,大军一路凯歌高奏自然无事,但战局一旦反复不利,就会导致后方叛变。

“因此如果让我带兵去打,大帅需得派遣大量文官随行,每下一城,必留军驻守,留父母官治理地方,宣讲政策,稳固后方,运输粮草弹药。

“第五,徐宋没有情报支持,对于江浙两眼一抹黑,打到哪算哪,大帅说过,这叫投机主义,侥幸心理要不得。

“总的来说他们还是缺少战略规划,目的不明,方略不定,只是想打下杭州,破开局面,但是对于打下杭州之后,敌军会不会反扑,则没有任何打算,因此元军反击时,立刻就失了方寸,被一路撵了回去。”

杨璟先是分析了徐宋攻打杭州的成败得失,顿了下然后才说道。

“如果咱们攻打江浙,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战略目的,打到哪里为止,目的是什么?”

鲁锦当即道,“战略目的就是切断长江航道,不能让江北的其他人南下,跟我们分享江浙,江浙只能是我们的江浙。

“而整个江浙的精华,就是浙北的太湖平原,这里人口粮食众多,只有拿下这里,我们才有逐鹿天下的资本。

“但是想要稳固的控制浙北平原,最少要占领浙北全部的平原,把防线推到浙中山地,凭借山区的险要地形,让元军再也不能打回来。”

杨璟和常遇春等人点了点头,然后杨璟才说道。

“第二个问题,如果要切断长江航道,占领江南的长江沿线,那江北的扬州路要不要打,如果不打扬州,就得在江南的沿江地区部署重兵,建立长江防线,这会占据很多兵力。”

鲁锦又说道,“我会让35军东出,扫荡淮东地区,占领江北的沿江一线,所以江南不用部署太多兵力。

杨璟又点了点头,看了会地图才说道,“如果是这样打,那我们此战的最终目的,就是从镇江路出发,占领绍兴路和庆元路,占据新昌和奉化、宁海一带,打到天台山一线,封死金衢盆地的东大门,占领所有平原。”

“对,就这是个目的。”鲁锦点头表示认可。

杨璟当即开始数地图上的城池,从金坛和丹阳出发,一路向东,常州府、江阴州、无锡、常熟、昆山(太仓)、嘉定、上海、松江府、长洲(苏州)、吴江、嘉兴、海盐、海宁、崇德、杭州.

这一路15座城池,兜兜转转将近800里的路程,以日行军30里计算,光是走到杭州城下,就得26天左右,还不包含攻城作战的时间,圣武军还从来没打过这么大的仗。

杨璟想了又想,才指着地图自顾自的说道。

“最好兵分两路,一路走太湖以北,沿着常州、无锡、苏州、松江府、嘉兴、杭州,这样一路打过去,沿途有15座城池,近八百里路程。

“按照每下一城,必驻兵留官来算,哪怕是节省兵力的用法,府城驻军一个团,县城驻军一个营,常州要留一个团,江阴是重要港口,最好驻水师,或者一个团的步兵。

“无锡、常熟、昆山、嘉定、上海,这些地方可以各留一个营,苏州、松江府、嘉兴府要各驻一个团,吴江、海盐、海宁、崇德,各留一个营。

“这样光是留下的驻军就得有七个团的兵力,还得有机动作战力量,继续攻打杭州,所以北路军至少要有两个军,12个团,54000战兵的规模,这样打到杭州的时候,主力还能有5个团的进攻兵力,这还不算民夫。”

众人听的连连点头,听了杨璟的详细计算之后,才知道想打杭州需要多少兵力,心里有了这个概念,到时候才好提前做准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庙算庙算,你不提前算好了,怎么知道该做什么准备。

比如打下金陵之后,到底要扩军多少才够用?

准备多少粮食,够打完这一仗?

需要多少车辆、骡马、船只,民夫来输送粮草?

又需要准备多少文官,来治理这些地方?

这种事情,你不提前计算,提前准备,等打起来才发现兵力不够,粮草不够,就很可能会输。

鲁锦又问道,“那南路军呢?”

杨璟手指一挥,指向溧阳方向。

“南路军从溧水出发,先合兵打溧阳,拿下溧阳后,兵分两路,一路走宜兴、长兴、湖州、德清一线,沿着太湖南岸进攻。

“另一路走伍牙山、建平(郎溪)、广德、安吉、武康一线,沿着山路进攻,最终南线两路大军在武康和德清会师,然后南北会合,一起攻打杭州。

“打下杭州之后,南路军分出偏师,向西攻打余杭、临安、于潜、昌化、昱岭关一线,守住这条山中通道,也是徐宋刚走的这条路,只不过我们是从东往西打。

“全军主力在打下杭州后,兵分三路,继续向南进攻,西路顺着富春江,攻取富阳、新城、桐庐;中路沿着浦阳江和曹娥江,攻打诸暨、浦江、嵊县和新昌,占据天台山以北所有地区;

“东路军攻打绍兴、上虞、余姚、定海、晶国(后世舟山群岛上的定海县)、庆元(宁波)、宁海、象山,占据天台山东麓至沿海一带,卡死福建北上的通道,此战才算结束。”

杨璟又数了数城池,然后继续道。

“南路军从溧阳出发,一直打到天台山,有29座城池,虽说是南北两路大军合兵之后,再继续攻打的,可也并不轻松。

“溧阳地处后方,可以只驻军一个营,宜兴和长兴也不用驻军太多,但是建平靠近宣城,至少要驻一个团,防备宁国路的敌军,广德路是府城,也不能兵力太少,要驻一个团,湖州同样是府城,也要驻一个团。

“安吉、武康、德清,可以各驻一个营,余杭、临安、于潜、昌化、昱岭关,这条线最少要一个师;

“浦阳江一个师,曹娥江一个师,绍兴以东到宁海、象山,一共9座城池,最少要两个师,六个团,全部加起来需要20个团。”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眼皮一跳,这个兵力规模,太夸张了,不过算一算城池,其实不算多,毕竟这几乎是半个江浙行省了,全加起来36座府县城池,而杨璟只要了32个团的兵

杨璟又说道,“北路军12个团,打下杭州后,留一个团驻守,如果战损不太大的话应该还有4个团可以继续作战,那么南路军只需要准备16个团就行了。

“12加16,一共28个团,共计12万6千兵力,9个师又一个团,四个半军。”杨璟自己算完眨了眨眼,看向鲁锦又问道。

“大帅,军上面是什么编制?”

鲁锦想了想说道,“集团军,下辖二到三个军,4到6个师,12到18个团,总兵力五到八万人,主官称集团军总兵,加上将衔。

“集团军上面还有方面军,或者叫集团军群,下辖二到三个集团军,总兵力在二十万人左右,主官称方面军总督,加大将衔。”

常遇春听的立刻睁大了眼睛,他以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十万兵,横行天下,可鲁锦现在居然又提出了将二十万人的军职,顿时让他兴奋的口干舌燥,热血沸腾。

“大帅,我要当这个!方面军总督!”

“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顿时大笑起来,常遇春要将十万兵,这在圣武军的老将里算是个老笑话了。

当然,也不是恶意嘲讽的那种笑,大多都是开他玩笑,大家都只当他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对于常遇春的作战能力,还有勇猛程度,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

当初鲁锦在巢县和康茂才决战后,这货跑来投军,刚投军就说要将十万兵,大家只当这人不知天高地厚,满嘴大话,当时整个圣武军全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

不过随后鲁锦试他武功,这小子居然能和军中最猛的朱亮祖打个旗鼓相当,要知道朱亮祖可是当初八个巢湖老将围攻才将他活捉的,常遇春能和他打个平手,已经非常难得了,众人算是对他的武力值有了认可,随后被鲁锦封为千户营官。

常遇春第一战是率领一个营,雪夜偷袭滁洲城,一战攻克滁州,立下先登之功,升为团指挥使,第二战就是这次渡江了,身披两层重甲,奋勇当先,冲锋在前,拿下牛渚矶和采石矶,身中五十余箭犹自不退,战后被升为督师。

他作战有多勇猛,大家都看在眼里,也颇为佩服,笑话他要将十万兵,也多是兄弟之间的那种玩笑,常遇春自己也不在意。

鲁锦也忍俊不禁的笑了笑,说道,“你才升到少将督师几天啊,就开始想方面军总督了。”

常遇春好似没听出来一般,认真道,“不短了,升督师都半个月了。”

“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又忍不住发出一阵大笑。

鲁锦也笑着说道,“那好,等这次打完建康,我就让你单独领军,且看看你打的怎么样,你若立下战功,我就升你做军总管,再立功,就升你做集团军总兵,什么时候能升到方面军总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