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11章 文工团和样板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文工团和样板戏(1 / 2)

第311章文工团和样板戏

扩军的决策一定,整个圣武军立刻就开始行动了起来,争分夺秒的完成各种计划。

包毓当晚就整理出了江北的行动计划,然后再按照和闵子顺约定好的密码,将计划全部翻译成数字密信,又分成两份派两个不同的人渡江送去泰州,防止路上被人截获。

整份计划的内容其实也没多复杂,就是让他派遣细作进入扬州路各城,并安排人给大军引路,介绍当地情况,尤其要重点布置高邮府的几个城池,大军马上就要行动,等这次江北战役打完,他就可以升任知府了。

另外还有一艘快船,携带攻下建康的捷报,以及帅府的最新命令,直接渡江前往安庆,给廖永安送信,让他把郭子兴的第八团立刻渡江送去建康,接受扩编,又让他派人接兵,提拔殷从道为57团指挥使。

并给原暂设淮南行省各处官府传递捷报,下达内部通报,今后帅府移驻建康,建康改为顺天府。

安庆路首府怀宁县,自打圣武军攻占这里后,已经改成了安庆府城,原本残破的城池也已经被修缮加固,缺失的一面城墙被补上,并且加高加厚,增加城墙的马面数量,还修了双重的瓮城和箭楼,城外的护城河也被挖深加宽,西面山口镇不远处还有一座棱堡,与安庆府城遥相呼应,堪称固若金汤。

廖永安驻守安庆已经快一年时间了,这近一年的时间,他一直在练兵筑城。

除了他麾下的35军主力以外,还从当地各村镇征丁操练,每个村根据人口多少,出丁壮一二十人,小村出一个班,大村出两个班,乡镇出一个连,一个县出一到两个营,编为内卫军,负责守城,或者给主力部队押运粮草,有点县大队和区小队的意思,实际上应该算是武警.

现在安庆府每个城池,除了圣武军主力,基本都还有一两千的内卫军,其训练程度一点不比主力差,毕竟都已经训练半年以上了,只是兵甲装备暂时还比不上主力的圣武军。

不过这些内卫军暂时也没有完全脱产,圣武军打过来之后,给百姓分了田,暂时还保留一些荒地或者无主的地,全部充为官田,每个县都划出一块官田,由内卫军统一开荒屯垦,一边种地养猪,一边操练武艺。

官田的产出,大部分用来供应内卫军自己,小部分用来支付县衙的公职人员发俸禄,如果还能剩下,就分给内卫军当补贴。

自从知道鲁锦带着禁卫军和37军打渡江战役,廖永安这阵子都睡不踏实,生怕出现意外,直到前阵子传来渡江顺利,第一战就攻下当涂和采石,第二战又在小茅山全歼十万敌军,且已经拿下了溧水,他这才放下心来。

听说最近几天鲁锦已经扫平了建康外围,正在围攻建康,这他就更不用担心了,有外围的一圈城池当作屏障,建康失去外援,又被鲁锦带着大军围攻,就算打的慢一点,也早晚能攻下来。

这天半夜廖永安正睡着觉,门外突然有卫兵敲门来报,廖永安猛然惊醒,从床头摸出一把骑兵的制式短火铳,这才问道,“出了什么事?”

“总管,是建康送来的捷报,大帅昨日已攻下建康。”

“这么快?”

廖永安有些惊讶,连忙穿上衣服,点燃蜡烛,这才开门让卫兵进来,又问道,“什么时候打下建康的?”

“那传令兵说是昨日下午。”

“来的这么急?除了报捷,大帅可还有什么吩咐?”

“有,是大帅的军令,上面还盖了加急印章。”卫兵说着便掏出一封公函递给廖永安。

廖永安借着蜡烛的光打开一看,发现里面都是数字密码,开头的一串密令确实和自己的35军对应,于是就让卫兵先去门口等着,自己找出一本鲁锦给他的孙子兵法,没一会儿就把命令翻译了出来。

看着上面调第八团去建康扩军,还有升殷从道为57团指挥使的命令,不由的有些咋舌,好家伙,这都已经编到57团了,到底是扩编了多少,就这还不够用,还要调第八团去扩军。

来不及更多感慨,命令里面写了让他收到命令立刻让部队出发,不许耽搁,于是廖永安连忙把卫兵叫了进来。

“今晚谁在当值?”

卫兵答道,“轮到金朝兴金营官守城。”

“你马上派人去把殷从道叫起来,还有他的亲兵也一起起来,再去安排通讯班叫两个传令兵待命,准备几匹快马。”

“是。”卫兵很快交代人去办,廖永安这边也在写着调令,等传令兵来了之后,他封好命令,又拿出自己的令牌交给传令兵。

“执我令牌和军令,快马加鞭去桐城传信,让第八团收到命令后立即执行,不许贻误军机!”

“是!”

传令兵走后没一会,殷从道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廖永安可是很少大半夜叫人的,他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

“指挥,出了何事?”

“出了何事?刚才有江南的捷报传来,大帅昨日下午已经打下了建康,建康今后更名为顺天府,帅府也已经移驻顺天府,同时还要扩军,扩军的规模很大,大帅那边的人有些不够用了,调第八团马上渡江扩编。”廖永安解释道。

殷从道有些诧异,“那咱们35军岂不是少了一个团,六个团本来就有一个是水师团,这下直接就剩四个步兵团了。”

“是啊,所以为了补缺,大帅让咱们再新编一个团补上,江南那边出新兵,咱们这边出将领,大帅想起了你,让你担任这个新团的团指挥使,你要升官了。”廖永安将翻译好的命令塞到殷从道手里。

殷从道顿时乐呵道,“真的?我还以为大帅忘了咱呢,57团?乖乖,大帅这到底扩编了多少军队,都排到57去了?!”

廖永安闻言一巴掌拍过去,“你可是咱们圣武军刚成立时就加入的,大帅能忘了你?别废话了,叫你手下的军官都准备准备,明日天亮就出发,去无为县那边接新兵去,然后移驻到桐城,接替第八团的镇守任务,要记得好好练兵。”

“是!”

翌日一早,十月初七,从安庆出发的传令兵一夜换了四匹马,天刚蒙蒙亮就已经抵达了桐城,桐城的第八团此时还没起床出操,郭子兴就收到了廖永安的军令。

上面说了渡江战役已经胜利结束,鲁锦已经打下建康,正在进行扩军,让第八团立刻前往无为县渡江,接受扩编,桐城这边的防务先交给内卫军,天亮后廖永安会派人来接收城防,今后桐城交给新团,让郭子兴收到命令立刻率军出发,不许耽误。

郭子兴看完顿时感慨不已,原本他以为自己是第八团的指挥使,排名还挺靠前的,日后定然能在圣武军中占有一席之地,谁知道就因为上次打安庆的时候,自己犹豫了一下,进攻的时候没有张德胜打的那么积极,就被鲁锦记了下来,之后更是多次扩编军队,都没他的事。

原本圣武军规模小的时候,他这个第八团的位置还挺吃香的,可现在别说团,师级单位都不止八个了,而他还只是个团指挥。

自己的势力也都被鲁锦拆散,除了小儿子郭天爵在自己身边,老大老二和小舅子张天佑,都被鲁锦调去了各个部队,各营还有训导官看着,鲁锦还派来个曹良臣当副指挥使,用来牵制他,他就是想跑都跑不了,被吃的死死的。

原本以为自己今后就这么默默无闻下去了,没想到这个时候鲁锦还能想到自己。

他不敢怠慢,连忙通知各营开始准备,大军起来吃完朝食就出发,准备渡江,希望这次扩军之后,还有表现的机会吧,否则鲁锦真有可能不再用他了。

还有自己的两个女儿,现在圣武军的规模和地盘越来越大,眼看着鲁锦的威势与日俱增,如今连六朝古都建康都打了下来,说不定今后真能成事,郭子兴心里也开始着急起来,一定要想办法和鲁锦结亲,然后打仗也不能再畏首畏尾。

圣武军毕竟那么多人,各个派系盘根错节,如果就因为和鲁锦有亲,鲁锦就偏袒照顾,难免落人一个用人唯亲,做事不公的名头,鲁锦肯定不会那么做,所以就算想要得到鲁锦的照顾,今后恐怕也得拿出真本事出来。

现在圣武军的地盘越大,鲁锦成事的机率越大,这些心思不定的家伙就越是不敢乱动,与其选择背叛,不如想办法好好表现,不管怎么说,混个从龙之功都比造反容易的多,危险系数也低许多。

另一边,建康城这边也没闲着,大家都在各忙各的。

施耐庵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圣武军的各个部队,打听士卒的悲惨遭遇,渡江之后,他还积极参加俘虏们的诉苦大会,从俘虏口中采风,鲁锦又给他讲了白毛女的大致剧情,反正就是欠了地主高利贷,拿女儿抵债那一套,让他编几出类似的样板戏。

不得不说,作为水浒传的原创作者,施耐庵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今日一早就把两个剧本交给了鲁锦,一个是类似白毛女的剧情,只不过改成了元廷施行包税制,黄世仁变成了承包赋税的恶绅,然后找老百姓多征税,对老百姓敲骨吸髓。

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家庭,乙家被地主盘剥,交完赋税家无余粮,无米度日,家里老伴病重,只能出卖土地过活,然后地越卖越少,直到再没有一分田,家里的土地都被包税的地主兼并,自耕农被逼到破产,沦为悲惨佃户。

甲家也是佃户,因为一次重病没钱医治,欠下了鞑子的高利贷,城里的色目商贾受鞑子皇帝指派,勾结当地无赖地痞,诱导甲家借下年息百分之百的高利贷,还不上就拿女儿还债,鞑子把这些驱口卖去海外,给南洋蛮夷当作奴隶。

然后两个家庭还定了婚约,甲家被抢走的女儿是乙家未过门的媳妇,两个家庭都被逼的家破人亡,乙家爹娘上吊,甲家的父亲最终病死,母亲愁白了头,投井自杀了,儿子想要救回妹妹,结果被色目商贾和地痞无赖打成重伤。

然后圣武军打来了,两个家里的男丁都投了军,杀了鞑子和色目商贾报仇,抄了包税豪绅黄世仁的家,救回了自己的妹妹,‘未婚妻’,鲁锦又给他们分了田,两家最终也结为亲家,乙家的男丁终于娶到了甲家的女儿,结果还算是圆满。

鲁锦看完脑袋里只有一个字,“惨、惨、惨!”

然后跟施耐庵说,“这个开头还得再改改。”

施耐庵疑惑道,“哪里不对?”

鲁锦解释道,“包税制本身就不对,但是你这写的,好像鞑子官府没打算收多少税,作恶的全是包税的恶绅一样,这是不对啊,反而有些为元廷开脱的意思。”

施耐庵刚想要反驳,鲁锦就抬手打断他,“元廷官府都是一群白痴吗?连那些包税的商贾都知道收税是个有钱赚的买卖,但他们还纵容商贾和恶绅竞价包税权,难道这不是故意纵容?

“百姓是很难搞明白这些复杂关系的,你得直白的写出来,演出来,他们才能知道鞑子的恶,包税制的恶,还有劣绅的恶,才能明白圣武军是来解救他们的王师天兵,明白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