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30章 席卷淮东(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0章 席卷淮东(下)(1 / 2)

第330章席卷淮东(下)

江南这边,鲁锦当天做出各种决定,当晚就有快船沿着水路送回了江北。

俞通海和张德胜的40军,也收到了鲁锦同意他们从水路去打通州的消息,并安排他们打完之后留在江北的通州练兵,东征开始后可以直接从江北渡江加入战场,这样一来就省得他们在长江两岸来回调动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两人收到消息后,立刻把白广泰叫去一起商量进兵计划。

白广泰的水师一团虽然船只不少,但直接把一个军六个团的主力水运过去也是不现实的,万一路上再遭到元军水师的攻击,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于是三人决定,主力走陆路沿着江边往东走,水师一次带一个团,先把一个团运到通州以西十里的地方,让这个团扎营固守,然后再回来运下一个团,直到把整个主力送到通州城外十里,最后再走陆路向通州进攻,之后打海门也用这种‘跳岛’战术。

计划一定,明日出发。

另一边的扬州城这里,十七晚上已经是36军主力休整的最后一天,明日天一亮大军就要继续向北进军,就在这天晚上,江南帅府的回复终于走运河送了过来。

朱亮祖和高耀两人拿到密信,高耀翻译出前面的密钥,朱亮祖再找到对应的密码本翻译成明文,廖永忠和冯胜在一旁连忙问道,“怎么样,大帅怎么说的?”

朱亮祖当即道,“108师那边出了点意外,他们比预计的多征了一万多兵,现在除了本部三个主力团,还多编了两个补充团出来,守城的兵力不缺了,于是大帅让卞元亨打完如皋,就带六个团折返去高邮镇守,通州和海门交给40军来打。”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六个团到高邮?那我们就不缺兵了啊,岂不是可以带更多主力去打宝应和淮安?”

朱亮祖摇了摇头,“大帅还说卞元亨那六个团将来会调走,不会留在江北作战,还说咱们要继续扩军,在不影响主力作战的情况,尽量以36军为底子,扩充到三十个团以上,之后要组建华北方面军。

“不过这都是后话,短时间内,咱们确实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北上。

“如此一来,之前计划在扬州留驻两个补充团的安排就可以改一改了,现在只留一个就行,反正过几天卞元亨就会去高邮,到时候让他看顾着扬州就行。”

众人都点了点头,高耀则趁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留郑超的补充第五天守扬州吧,其他部队明日拔营向北继续进兵!”

郑超闻言一愣,看了高耀一眼,瞬间反应过来,该是因为昨天他和屠氏兄弟起了矛盾,为了避免两部再起争端,高耀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不过训导官都发话了,他也只能点头答应道,“那我留下守城。”

朱亮祖看了两人一眼,反正补充团都是新兵,留下谁都无所谓,既然高耀做了决定,他也顺势答应道,“那就这么定了,除了补充第五团,其他各部抓紧休息,安排好岗哨,让各部炊事班明日卯时初埋锅造饭,辰时初正式拔营,都回去各自休息吧。”

“是!”众将顿时轰然应诺,随即便回到各自营地开始安排。

翌日,十八日一早,已经扩编到16个团的36军主力,留下郑超的一个新兵团守扬州,主力的13个团再次拔营向北面的高邮急行军,自江北战役开始以来,朱亮祖带六个团出征,打到现在非但兵力没有减少,反而有了越打越多的趋势。

就在他们向北行军的这天,卞元亨的108师也开始向东面的如皋行军,俞通海的40军主力也在水师的运送下向着通州快速前进,江北战役的第二阶段正式打响,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而此时的高邮城中,经过两天的谣言发酵,不论是城内的守军,还是元廷的高级官员,都已经开始人心惶惶,普通士卒担心谣言里传的那‘三十万大军’,有些人开始计划投降,有些人则计划逃跑。

而以知府李齐和平章达识帖睦迩为首的高官们,也意识到了城内已经混入了敌军细作的事实,不免更加担心起来。

显然这次圣武军的进攻是早有准备,不然不可能在他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就派了细作混进来,说明这些细作很久以前就已经潜入城了,现在就算想把城内的‘外地人’抓起来都不好抓。

“怎么样,还是没有消息送进来吗?”看到李齐从门外进来,正在府衙内急得来回转圈达识帖睦迩当即问道。

李齐沉默的摇了摇头,顿时看的达识帖睦迩灰心丧气,李齐这才解释道。

“贼军的骑兵已经围城两日了,一直在城外截杀往来的信使,咱们的信使倒是能派出去,可却一个都没回来,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人成功突围。”

“嗐,但愿他们能把消息送出去吧。”达识帖睦迩叹了口气,突然闭上眼睛坐进椅子里。

自从十六日傍晚之时,郑用带骑兵主力前来围城之后,高邮就断绝了一切对外联系。

高邮城中现在有两万守军,除了原来的兵力,还有李齐前两天刚刚招募,准备用于反攻扬州的,现在全被困在城里了,高邮城池又没扬州那么大,守城的兵力暂时是足够的,可他们现在急需确认两件消息。

一,扬州到底有没有被打下来?城外的这股骑兵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如果扬州还没被攻克,那么这股骑兵会不会是贼军派来牵制高邮,防止他们出兵破坏贼军攻打扬州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李齐完全可以集结高邮城中的精锐,抱成一团强行突破封锁,只要自己的步兵大阵不散开,再沿着运河河岸行动,城外那些敌军估计也破不开他们的大阵,那这牵制也就不起作用了。

可正因为李齐不敢确定扬州的真实情况,所以才迟迟不敢冒险。

二,如果扬州已经被攻克的话,那就得赶紧通知去丁溪募兵的刘子仁,以及泰州的李华甫,让他们集结了兵力之后先不要过来,以免正好撞上贼军的主力,被击溃于城外。

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刘子仁先带领新募之兵去北面的宝应或是淮安,寻找更多的元军主力,再南下来给他们解围。

李齐等人到现在还不知道李华甫已经在泰州起事了,还想着给李华甫报信,别让他冒失的闯过来呢.

可是就这两件事,他们既无法收到扬州的消息,也没办法派人去给刘子仁和李华甫报信。

这两天时间,李齐多次派人突围,什么办法都想了,可都没起作用,走陆路出城的士卒全被贼军骑兵截住。

甚至还有更离谱的,派出去传令的士卒,可能是信了城里投圣武军就能分田的谣言,刚出城就在城头守军的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找城外的圣武军骑兵投降了

那人大概率在城中也没什么亲眷,气的李齐想宰了那个士卒的家眷惩罚都做不到。

经过这事一闹,城内的元廷高官彻底断了从陆路派人突围的想法,又开始想办法从水路突围。

高邮城是个四方形的城池,东南西北各一道城门,其中西城门外就是运河,运河再往西还有新开湖,也就是后世高邮湖的前身,不过元末时江淮的洪水还没泛滥,后世的高邮湖还未形成,洪泽湖的面积也远远不如后世。

但其实他们是可以走西门出城,直接走运河的水路出城联系的,这个想法是不错,只可惜闵子顺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