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32章 张士诚起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章 张士诚起兵(1 / 2)

第332章张士诚起兵

确定吕珍起兵造反,还老早投了圣武军做了军官,张九四顿时有些气恼,吕珍干了这么大的事居然没告诉他!

吕珍和张九四两人同为淮东盐枭,相互之间也是很熟悉的,不然原历史上张士诚起兵的十八条扁担,也不会找上他,不过两人熟归熟,倒也不能说好的穿一条裤子,至少还没到那份上。

吕珍老家在泰兴县,隶属于扬州路,因为靠近长江的缘故,他平时贩私盐也多往庐州和江西方向,这才老早的就和圣武军勾搭上了。

而张士诚的老家在白驹场,这地方行政划分属于高邮府管辖,但白驹场是淮东沿海三十六处盐场之一,盐务方面又归泰州管辖,可白驹场实际在地理上其实更靠近盐城。

就是这个混乱的管理方式,导致张士诚平时贩私盐也主要是往中原和山东方向,主要是批发给往来于京杭运河的商贾。

因此他虽然和吕珍认识,关系也不错,但起兵造反是要命的事情,在吕珍的刻意隐瞒之下,根本没有对外声张,起事之前也被鲁锦叫过去实习了,直到最近几天才刚刚回到泰兴,这才导致张九四提前对此毫不知情。

就在这时,看到大哥突然惊得站起身来,张家老二张九五,也就是后来的张士义问道,“大哥,我们现在怎么办?”

“还能咋办?”

张九四愣了一下,然后又一屁股坐了回去,拿起桌上的核桃捏碎了,一边吃一边说,“甭管谁打过来,也不管这淮东是姓元还是姓鲁,他不都得靠咱们煮盐运盐?反正总少不了咱们一口饭吃。”

张士诚确实有底气说这样的话,他这些年贩私盐挣了不少钱,虽然还是比不上清朝两淮盐帮那些巨富,又是建豪宅又是养瘦马的,但也建起了十几间瓦房,娶了妻子,还育有三儿一女,几个兄弟们也早早建了房子成了家,这种条件放在普遍贫穷的沿海灶户盐场中,已经算是富裕的了。

至于为什么同样是盐枭,他却比不上清朝两淮盐帮那么富,那是因为张士诚为人豪爽大方,仗义疏财,根本不把钱当钱看,每当附近有穷苦百姓需要接济,张士诚都是直接给的,因此他虽然没攒下几个钱,但在附近几个盐场中的人望却非常高。

去附近几个盐场打听打听,谁才是这里的老大,不客气的说,张士诚只要一句话,那些受过他恩惠的盐场子弟就能自带干粮帮他提刀砍人!

就凭他这巨大的影响力,不管将来谁来了,也得卖他老张一个面子。

这时老三张九六,也就是后来的张士德,还是不甘心的说道。

“大哥,可是吕珍都造反了,还当上了大官,咱们就这么干看着?”

张士诚顿时说道,“那又怎么样,他自去做他的反贼军官,跟咱们有啥关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什么,当军将是那么好当的?就你们那点本事,还学人领兵打仗?小心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几个兄弟闻言都是一阵丧气。

就在兄弟几人说话的时候,里屋内,张士诚的三儿一女都围在妻子刘氏身前,刘氏也在跟几个孩子剥着核桃,老二张熙突然问道,“娘,造反是什么?不是说只有读书科举才能做官吗?为什么造反也能做官?”

才刚六岁的老三张昭也好奇的问道,“娘,爹爹为啥不造反做官啊,做了官不就不用受人欺负了吗?”

刘氏闻言顿时眼睛一瞪,对几个孩子警告道,“不许胡说,今后出了门也不许跟别人说你们今天听到的事,不然小心给咱们家招来灾祸,再胡说娘就赶你们回去做功课。”

“噢。”几个孩子一听要去做功课,顿时不再吭声。

而在外间堂屋的张士诚,他有不愿造反的这种反应,其实也不算奇怪。

张士诚现在31岁,有妻有子有房有钱,虽然称不上巨富,可也从不缺吃穿用度,除了日常受一些元廷官员的敲诈勒索和窝囊气,不过他干的本来就是违法的私盐生意,这杀头的买卖不管到了哪个朝代,他都得被贪官勒索,因此还不至于因此造反。

而且在原历史上,张士诚本来就没想过造反,他那是被贪官污吏逼急了,一气之下将人灭门,还烧了不少房子,事情闹大了,张士诚担心被官府抓住偿命,这才起兵造反的。

即便是造反之后,元廷那边刚刚透露可以不追究他的罪责,表示愿意招安他的时候,张士诚立刻就接受了招安,这说明他本就没有造反之意,一切只是为了逃避杀人灭门后的法律制裁而已。

所以圣武军打不打来关他什么事,反正他小日子都能继续过。

然而纵是张士诚有一万个不想造反的理由,却挡不住现实里对他的一记暴击!

就在张氏几兄弟还在不甘心躺平,想着怎么劝大哥一起起事的时候,跟着张士诚一起贩盐的两个少年,潘元明,潘元绍两兄弟,也是他未来的女婿,跟他一起起事的十八条扁担之一,突然从门外急匆匆的闯了进来,一边进门一边喊道。

“叔父,大事不好了,邱义那王八蛋正在散财募兵,想要去兴化投奔庐州义军!”

“什么?”张士诚再次一个猛子从条凳上弹了起来,连忙问道,“他现在募了多少兵?”

潘元绍当即说道,“现在好像才二百来人。”

刚刚还说绝不造反的张士诚,此时却毫不犹豫道,“来人,马上去叫人,抄家伙,老子今天跟那姓邱的拼了,这不想反还不成了!”

“好!”

“大哥早该如此,我这就去叫人!”老二张九五当即说道。

老三张九六也噌一下站了起来,二话不说就朝里面房子走去,从屋里床底摸出几根梭镖。

所谓的梭镖其实就是不到一人高的短矛,战阵杀敌虽然不够,但用来自卫防身,或是械斗杀人却足够用了,这玩意可以当枪刺击,也能当投矛投掷,对付一般盗贼这样的无甲目标,那也是扎中就死。

潘氏兄弟闻言也二话不说,在院子里转了两圈,找了两条扁担,就要跟着张士诚出门,然而张士诚却突然道,“元明,你留下看家,护着弟妹和你婶娘,今晚要是有人打过来,你就护着他们去你家躲躲。”

潘元明一愣,连忙点了点头,“好。”

就在这时,刘氏也出门探出头来,然而张士诚只是看了她一眼,一句话没说就带着兄弟们出了门。

至于为什么张士诚一听到邱义的名字就情绪激动,这还跟两人之前积累的恩怨有关。

张士诚原本出身穷苦的亭户之家,所谓的亭户就是驿亭附近的居民,需要出丁负责驿亭的运转,给朝廷自费打白工,因此他从十岁开始就跟着白驹场的乡亲们操舟运盐为生,补贴家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