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望风而降
王德一路小心的回到南城,又坐着藤筐被人吊了上去,孙朝宗正焦急的等着他,见他回来连忙问道。
“怎么样,见到庐州兵主将了吗?他们怎么说的?”
王德连忙点点头,“见到了,是他们此次东征的主将,就是檄文里说的那个杨大将军,可他信不过咱们,不愿直接入城,让咱们今晚三更子时直接开门出城,如若不然,等破城之后咱们和咱们的家眷都要死.”
孙朝宗愣了愣,顿时惊恐道,“不是,你到底怎么说的,怎么就变成你我连家眷都要死了?”
王德哭丧着脸,“我一开始说让他们直接攻城,咱们开南门放他们进来,但他却说怀疑咱们有诈,万一庐州兵刚放进去,咱们就关门围杀怎么办?他说他们有火铳之利,蚁附攻城翻城墙进城也不费什么劲,何必冒险?
“还说大哥若真想投降,就干脆一点,不要首鼠两端,直接开门出城,到时他们自会接管城池。”
孙朝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下骑虎难下了,若不按杨璟的要求三更开门出城,岂不就成了自己在骗他?
王德见状又问道,“孙大哥,咱们现在怎么办?”
“唉,还能怎么办,你觉得咱们能守住嘉兴吗?”
王德摇了摇头。
“那不得了,守不住就只能听命行事了,现在不降也不行了,不然你我全家老小恐怕全都不保,就这样吧,叫兄弟们各自看好自己的兵,让大伙机灵点,晚上不要睡,城门找咱们自己兄弟把守,随时等我命令。”
“好。”
孙朝宗这边在准备的同时,杨璟那边也没闲着,让士卒全都警醒着,还让大家多准备火把和竹哨,准备夜战,城内街区地图下发到营连一级,给他们分配作战区域,又把禁卫师的先登团和火枪团调到了南门方向,负责主攻。
万事俱备,时机一到,大军便会冲入城中。
古代的三更天就是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到了子时初的时候,南门还没什么动静,一直到子时正,南门外的吊桥忽然缓缓放下,沉重的吊桥落到对岸居然没发出什么声音,吱呀一声,城门也被从里面缓缓打开,王德带着一队守城士卒紧张的出了城来。
正值腊月初一,天边只有细细的一弯新月,根本照不亮天空,城外更是漆黑一片,孙朝宗怕被城内的其他元军发现,连火把灯笼都不敢让士卒打,一群元军居然摸黑衔枚,偷摸从城里跑了出来。
结果才刚过吊桥没多远,黑暗中就有一个火苗飘了过来,把王德吓了一跳,等火苗靠近了才发现居然是个身着布面铁甲的圣武军士卒,那人负责接引,赶紧领着王德离开主路,省得这群元军占据道路,堵着攻城部队进不去。
没过多久,随着随着出城的人越来越多,孙朝宗也带着亲信从城里跑了出来,周通这才带着先登团的重甲兵迅速入城占领了南门,随后是火枪团,其余的主攻部队,也各自点燃火把进了城,上万支火把组成长长的一条火龙,这么大的动静,总算是惊动了城中的其他元军部队。
“贼军进城了!贼军进城了!快跑啊!”
嘭嘭嘭嘭————
火枪的开火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人马的喊杀声很快就在城里响做一团,周通的先等团控制南门后,迅速向东城门扑去,顿时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快东门也落入圣武军手中,东面的主攻部队也顺利入城,和元军在城里打起了巷战。
答兰帖木儿本就担忧的没睡,但到了子时也忍不住困意坐在那打盹,迷糊中正听到喊杀声越来越近,城内也一片大乱,顿时惊醒过来,本来还以为是梦,却见有侍卫慌忙来报。
“丞相,城破了,贼军入城了!”
答兰帖木儿顿时大惊,慌忙问道,“是从哪面入城的?”
“是南门,有人说是孙朝宗反叛,开了南门将贼军引进来的。”
“这贼厮该死!枉我让他独守南门。”答兰帖木儿气的大骂一声,当即召集侍卫,让卫兵护着他往西门逃跑。
至于守城?守个屁,这大半夜的,贼军都入城了还怎么守.
只是,杨璟围三阙一,独留西门不攻,就留着给守军逃跑用的,答兰帖木儿选的方向倒是没错,但他却错估了守军的忠诚。
这厮跑到西门正呼喝着守军开城门呢,却被守西门的小百户认了出来,当场将他活捉,准备献给圣武军换个大功。
守城的丞相都跑了,贼军还入城了,底下的元军士卒也不傻,他们自然也会为自己考虑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府衙那边,嘉兴府衙的一众小吏们,听着外面街上越来越近的喊杀声,有人去找答兰帖木儿,却得知这货已经从西门跑了,于是一众小吏顿时将目光看向了嘉兴仅存的大官刘基,现在就这一个能做主的,抓住他说不定也能立个功呢。
众人左右对视,互相看看,意思就是要不要拿住这个刘都事。
刘基何等聪明,哪能看不出这些人想什么,当即叹了口气说道。
“唉,尔等若想投降自可去降,不用非绑了我去领赏,现在外面都是乱兵,若真想投降,也应当先守住府衙。
“尔等视我为晋身之阶,殊不知尔等在外面那些乱兵眼中,又与我有何区别?你们能捉了我去领赏,那些乱兵自然也能把你们捉去领赏,想要活命,不如先随我守住府库文牍典籍,等庐州兵来,我带你们投了就是,虽不一定能有个官做,但应该能保下一条命来。”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觉得刘基这话还颇有道理,于是当即向刘基拱手道,“愿听都事安排。”
于是乎,至正十二年腊月初一的凌晨,等圣武军禁卫师的火枪兵冲到嘉兴府衙时,刘基当即率领元廷浙东的大批官吏于嘉兴府衙投降。
随军出征的嘉兴知府丁海丰立刻上任,带着当地的情报站人员接手了府衙的运行,看在这些元廷降官主动投降的份上,让他们先配合交接工作,然后等第二天天一亮,当即翻脸。
“你们这些元廷降官,接下来都要接受审查,有贪污、害民之举的,我会进行公审,该杀的杀,该判的判,剩余无罪的元廷旧官,愿意继续做官的,明年春考三月初三,秋考九月初九,可去建康参加帅府的科举重考,不愿意做官的,给你们发路条放你们回家。”
此言一出,一众投降的元廷官吏顿时大惊,有人当即争辩道,“丁府尹,我们都献城了,怎么也算有功吧?你怎可如此对待吾等?”
丁海丰顿时轻蔑道,“开门献城的是孙朝宗,孙指挥使,跟尔等有何干系?你们也有脸邀功?”
“那,那我们好歹也保住了府库文牍,没有大功也有小功吧?”
丁海丰瞥了那人一眼,反问道,“若非我军攻入城内,你们肯主动投降?保住府库文牍说明你们还有点良心,但拿来邀功可就过了。
“而且我只说处置残民害民的贪官污吏,你若没有害民之举,那么急做什么?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顿时噎的众人没法反驳,有一人或许真做了什么亏心事,担心自己小命不保,顿时又出声争辩道,“我们即便有什么罪过,那也是在前朝犯的错,你既是新朝官吏,缘何用新朝的法,治旧朝的官?”
刘基在人群中闻言都忍不住暗骂了这人一句白痴,丁海丰更是勃然大怒,朝着西面拱了拱手才道。
“若非尔等这些国家蠹虫残民害民,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家主公又怎会举义兵起事伐元?何为吊民伐罪?伐的就是尔等这些贪官污吏害民之罪,我圣武军的剑,斩的就是尔等这些国家蠹虫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