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364章 水寨密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水寨密约(1 / 2)

第364章水寨密约

方国珍思来想去,发现他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机会,杨璟的十几万大军就在眼前,他但凡敢说一个不字,就什么都没了,现在除了投降就只剩死路一条了。

可他又不甘心,方国珍这个人,他但凡有一点机会也不可能真正投降,除非你允许他保持割据,就像历史上他主动找元廷招安,或者主动投降老朱,却坚决不交水师船队和地盘一样,那他倒是能同意,但鲁锦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所以这事就没得商量了.

正在他思绪纷飞的时候,突然有属下来报,“将军,定定平章和肃政廉访司的董使君来了。”

方国珍正发愁呢,一听是这俩货,顿时冷笑嘀咕道,“之前使唤老子跟使唤孙子一样,现在打不过庐州兵倒是想起上老子这里避难来了。

“请他们进来,先送到府里看起来,别让他们跑了。”

“是!”

詹鼎一看方国珍这个态度,连忙问道,“大人想明白了?”

方国珍叹了口气,皱眉道,“先别催我,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詹鼎一阵无语,方国珍这人哪都好,一旦做出决定,他比谁都积极,但想让他做决定就太费劲了,这样犹豫的性子,能做成什么大事呢,唉。

其实就方国珍这种人,他就适合做执行人,你让他办事那绝对没问题,但是让他做决策那可太费劲了,天生不适合当大领导,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干系到身家性命和家族前途。

可是方国珍这边犹豫不定,圣武军那边却不给他继续骑墙的机会,腊月十五,随着俞通海打下绍兴,从上虞到定海全部望风而降,方国珍再也坐不住了,但他还是踌躇不定,主要是杨璟那边只说要什么,却没说他投降之后怎么安排,也就是投降后的待遇问题,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先按照詹鼎的建议,最好能跟圣武军那边面谈一次,把这个事说清楚。

于是腊月十七,丘楠再次作为使者来到杭州,就在杭州的钱江码头上了岸,方国珍和詹鼎也藏在船舱里,还把定定和董守悫绑了带过来,准备把这俩俘虏交给杨璟。

再次来到杭州的圣武军大营后,丘楠见到杨璟当即说道,“总督大人,方国珍此时还踌躇不定,但他倒是愿意归附,只是想知道公输大帅对他的具体安排,不然直接让他交出台温两路,尤其是水师船只,他有点不放心。

“他还说,如果总督担心走漏消息,他愿意来听总督面授机宜。”

“哦?面授机宜?他想见我?”杨璟有些诧异,“这倒是有趣,那是让我去舟山见他,还是他来杭州见我?”

丘楠连忙道,“总督军务繁忙,自然不敢劳总督大驾,他愿来杭州拜见总督。”

杨璟闻言也挺意外的,就方国珍这犹豫不决的做派,你说他是胆子大的痛快人吧?那绝对不是。可你说他胆子小吧,这人还有胆量来杭州。

“他胆子倒是不小,也不怕我趁机把他抓起来。”

丘楠连忙低下头装作没听见,这话他可不敢接。

杨璟想了一下才说道,“行啊,那你让他过来说吧。”

丘楠闻言左右瞅瞅,见没外人,这才当即上前两步压低声音道,“不瞒总督,其实方国珍此时就在船上,就在杭州的钱江码头,他不愿上岸太远,希望总督可以到码头去见他。”

杨璟闻言一愣,看了他一眼,才说道,“行啊,他都敢来杭州,我还没胆量去码头吗?

“这样,钱江码头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去给他传信,让他去凤凰山的水军寨码头,我去那里等他,现在就去吧,我往水军寨,你乘船跟他一起过去。”

“是。”丘楠连忙拱手应下,这才被卫兵带了出去。

于是半个时辰后,方国珍的座舰就去了杭州东南的水军寨,这里以前是南宋皇城的码头,是赵构专门修好了留着金兵南下的时候跑路用的,是军事禁区,虽然早已荒废,但这里确实没什么人。

等方国珍和丘楠过来的时候,杨璟也带着卫兵到了这里,还在码头岸上搭了个帐篷,方国珍靠岸后,立刻有身披红色布面甲的圣武军士卒迎过来,“总督就在帐中,请方将军一人进去。”

方国珍见这场面,倒也不虚,梗着脖子就上了岸,来都来了,不敢去见人岂不让人笑话?

“有劳带路。”

那士卒也不说话,带着方国珍来到帐门前,两名守门的士卒顿时将手中上了刺刀的火枪往中间一斜,拦住方国珍去路。

“请交出佩刀。”

方国珍顿时皱了皱眉,手按刀柄,“杨总督竟如此小气,我老方都敢只身前来了,你们那么多人,还怕我一把刀?我带把刀防身还不行?”

这时军帐里才传来杨璟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方国珍闻言这才冲那俩小兵哼了一声,用力拨开两人的火枪,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只见帐中只有两个年轻将领,杨璟一身铁甲坐在中间,朱寿则手按短铳立在一旁,扳机都已经打开了,拔出来就能发射.

听说方国珍个人武力值不低,能徒手勒住奔驰的骏马,应该是历史上元末群雄里个人武力值最高的一个,当然不包含那些将领,只算各派系领袖,所以杨璟和朱寿也不敢不防,鬼知道这货突然见面要做什么。

方国珍见到杨璟坐着,朱寿站着,顿时向坐着的杨璟作揖道,“拜见杨总督。”

杨璟也不起身,只是点了点头,“方将军不必多礼,更何况你我今后说不定还是同僚,只是将军今日来的仓促,我这里没有准备酒宴,倒是显得我招待不周了。”

方国珍听到同僚二字,当即就说道,“总督和大帅对在下步步紧逼,又让在下交出全部海船,这可不像是让我跟总督当同僚的做派。”

杨璟当即笑道,“让阁下交出船队,只是找阁下要个态度,阁下若不肯真心归附,又怎么跟杨某做同僚呢。”

方国珍闻言这才语气稍缓,主动放低姿态,装可怜道,“我方国珍不过是个小人物,公输大帅上承天命,下安黎民,有匡扶天下之志,在大帅眼中,我那点家当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可放在我这里却是在下的全副身家,总督和大帅若是不交代清楚,在下也是担忧今后啊。

“如今我斗胆只身前来,不曾告知外人,也没对外声张,我派使者来降之事,连我水师部将都不清楚,还请总督明示,也好让在下安心。”

杨璟见他态度诚恳,这才正色说道,“既然方将军这么说了,我也可以实言相告,但你不能往外说,不然这事也就做不成了。”

方国珍当即指天发誓,“我老方若是说出去半个字,就让我死在海里喂鱼,死无葬身之地,这样可否?”

言罢他又看了看旁边的朱寿,意思我都一个人来的,我保证不说,但你这边怎么回事?

杨璟当即介绍道,“这是第二集团军的朱寿朱总兵,随大帅在巢湖起兵,还是大帅的禁军统领,他也知道此事。”

方国珍闻言连忙拱手道,“愿来是朱总兵当面,失敬。”

朱寿只是点点头,手却按在火铳的枪柄上没动。

杨璟这才说道,“不知道方将军可曾听闻,因为徐州李二阻断漕运,阁下又阻断海运,大都上半年已经缺粮缺到人相食了。”

方国珍点了点头,却不明所以道,“这对大帅来说,岂不是好事,若能饿死他们不是更好?”

杨璟闻言却说,“若只靠断粮能饿死他们就好了,问题是饿不死啊,阁下别忘了蒙元皇帝都是草原来的鞑子,他们若实在没粮吃,大不了去草原的上都就食,饿死的只会是北方的百姓而已。”

“所以呢,这事与我归降有何干系?”方国珍有点没听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