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405章 毁灭与新生,金华的投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5章 毁灭与新生,金华的投诚(1 / 2)

第405章毁灭与新生,金华的投诚

等陶太公服完第一剂药,一行人便回了家去,只是陶广义回去的一路上都心思重重,到了家之后更是萎靡不振起来。

主要是这次在医馆的发现,有点颠覆他的认知,好消息,他梦想的飞天有人做到了,坏消息,飞天不等于成仙。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公输锦的来历,如果他真是公输氏传人,掌握着神鬼莫测的能力,那自己的金华还用守吗?

另外就是鲁锦的细作,一年前就渗透到了金华,并且他发展细作的方式,很可能是从当地人里发展,这就很难办了,如果是外地人那还好抓一些,但当地人都是有底细,经得起查的,几乎很难被找出来。

鲁锦又掌握着火炮这样的大杀器,等真打起来,再加上细作在城内里应外合,那不是肯定要输?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鲁锦的刻意散播,一些北方的消息也逐渐传到了金华。

现在鲁锦占据江淮江浙,又切断了长江航运,大别山以东地区全被他占领,基本切断了通往南方的主要陆路通道,大别山西边的荆门又被徐寿辉占领,这条通道也是断的,现在元廷想要联络南方,要么走海路去福建,要么走陕西、汉中、四川这条线,或者直接走雪区高原到云南。

不夸张的说,元廷已经在事实上失去了对南方半壁江山的掌控,相对的,南方也失去了大都中枢的指挥,消息更是直接断绝,就算偶尔有消息传过来,也几乎没有任何时效可言。

比如这次,鲁锦为了推广九级阶梯税,让地方官直接摊牌,公布了一些元廷的骚操作,罢免脱脱,解散前线部队的事情,让他们对元廷失去信心,别指望元廷还能打回来。

可总有那冥顽不灵的地主,不甘心失去自己的土地,公然对抗新官府,甚至直接造反!

不过核心地区,比如杭州以北的地方,他们当然不敢造反,这里的驻军密度,还有官员完备率还是挺高的,再加上有新组建的内卫军,和心向帅府的百姓监视,地主们都不敢公然对抗,最多暗地里钻钻空子。

但是像浦江这样和南方元廷地盘交界的前线边境就不一样了,这里收复的时间比较晚,官员有些也没到位,有的县只有一个民政主官,而没有当地吏员,有的甚至还在施行军管,由军中的训导官代行地方官职责,等着地方官过来上任。

没有地方官府做事,就没办法编户齐民,那内卫军这种抽丁制的义务兵暂时也没法组建,实控能力肯定没法和杭州以北那些府县相比,再加上这里靠近边境,地主真的想搞事,就算打不过也能想办法润到元廷的地盘去,于是这里出现造反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月下旬,浦江县有王姓和施姓两家地主预谋造反,两家的土地都在万亩以上,属于二抽一的最高税等,偏偏这两家又是富一代富二代那种暴发户,他们是仗着元廷的包税政策,靠着压榨百姓和放贷才成长起来的,没什么底蕴,家里也没什么读书苗子。

鲁锦的科举他们是不打算参加的,但是对抗新官府的想法不仅有,而且胆子很大。

尤其是出了几家地主主动分田,并把多余的田产捐献给官府后,官府还把官田的租子降到了四成,这个消息一公布,浦江县的贫农百姓顿时震动。

浦江县坐落在浙中山地,本来就是山中的一小块平地,能耕种的平地本来就不算多,施、王两家地主就合计占据了三万亩以上,这对一个山中的县城而言,已经不算少了。

尤其是王氏,这厮的地租最狠的已经到了六成,只给佃户留四成,还有些五五分的土地,但需要佃户先预交两到三年的租金,押二付一,押三付一,他妈的,佃耕土地居然也要先交押金了

施姓地主更甚,他倒是和大多数地主一样,地租都是和佃农五五分,但是这厮放贷厉害,高利贷和利滚利只是基操,人家放贷的手段都已经玩出来了,甚至还有什么‘金鸡上架’,也就是日息,一日一算;‘黑到明’,隔一夜开始算息;‘狗追兔子’,三到五天利息极重的短期贷;‘连踢脚’,以时辰为单位计算利息的手段,等等等等

佃农但凡还不上,那基本没有不被折腾到家破人亡的,实在没钱还,也要把人拉走,卖给色目商贾当作奴隶,施姓地主自己家里更是奴仆成群,都是因为佃户还不起高利贷,被迫拿人抵债而来。

现在鲁锦的官府一到,直接宣布买卖人口犯法,不许蓄养奴隶,家中有奴仆的也要一律更改成雇佣契约,要给佣金,且不能限制佣工去留,违者按限制人身自由,绑架罪,私设刑堂论处。

更关键的是,新官府不承认年利20%以上的借贷,更不承认利滚利这样的复利,这等于宣布所有欠了施氏债务的佃户,所有借据一笔勾销,全都不用还了,被强行拉走做奴仆抵债的家人,他们也可以讨要回来,因为新官府不让蓄养奴仆,更是明令禁止限制人身自由。

官田减租,打击高利贷,禁止买卖人口,禁止蓄养奴仆,再加上九级阶梯税,几乎招招都打在了施、王两家的要害上,他们当然不会甘愿失去刚刚得到的富贵日子,反抗也就成了在所难免了。

只是施、王两家作为浦江县新政重点打击的对象,再加上这两家又是当地拥有土地最多的地主,当然会受到地方官重点关照,于是这两家刚刚开始串联,还没正式动手呢,就有这两家的佃户跑来官府举报。

那些佃户看到新官府向着他们,废除高利贷,还给官田减租,可都盼着最好也把这两家的田地也充作官田,他们以后直接给官府种地,这样他们以后就可以少交一成租子了。

收到消息的地方官,立刻找了驻守在当地的郭子兴,当即调了两个营的正规野战军,近两千甲士,去镇压两个乡间地主,可谓给足了牌面。

见到大军来抄家,施、王两家受尽压迫的佃农们更是自带农具跟着上门讨伐,都还没等圣武军的正规军出手,两家的宅院就被愤怒的佃农们率先攻破了。

施、王两家被当场抄家灭门,有些人直接被愤怒的佃户活活打死,还有些被抓到的,也拉去县衙公审,按暂行律法从重从严判决,就这两家干过的破事,全杀了都不算亏,施、王两家的土地财产也全部充公,以后划为官田,佃耕这些土地的佃农,也按四成的租子来交,无数百姓顿时欢天喜地,热情拥护新来的官府。

不过这两家虽然被灭,但他们的亲戚还有逃脱的,有些没住在一起的亲戚,收到消息提前就钻山沟跑了,浦江和义乌挨着,周围都是山,为了几个人也不值得大军搜山,官府只是发布了悬赏通缉令,就没再管这件事,也正是这两家的亲戚逃到了义乌,才把北边的消息带了过去。

就这样,鲁锦正在浙东搞新政,减租减息,打击高利贷和人口买卖,施行九级阶梯税,并且召集各地士子去建康参加科举,还有淮北元军的骚操作,脱脱被罢相,淮北元军就地解散,二十万大军被鲁锦全部接收,这些消息全都流传到了金华,被金华的元廷官员高层得知,一群人还为此紧急开了个会,不过也都以吐槽为主。

浙东廉访使杨惠,说鲁锦搞的这些新政不得人心,内部肯定会有动乱,施、王两家的造反就是例子,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乱,到时等浙东乱起来,就是元廷官府收复失地的机会。

枢密院同佥宁安庆却吐槽道,“他有三十万大军在浙东镇守,就是为了配合这次的新政,只是两个士绅串联起事,他们就能出动两千甲士前去镇压,这么多的驻军,几乎每个县都有他们至少一个团的兵力,那些士绅拿什么乱?不等他们真乱起来,就被反贼的大军镇压了。

“还有贼军的新政,当真不得人心吗?九等阶梯税又非他首创,前宋太祖就设九等户籍制,富者多交,贫者少交,按能纳税前宋便有,只是没他收的那么狠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