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褐色小说网>都市言情>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487章 发配黎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7章 发配黎洲!(1 / 2)

第487章发配黎洲!

“海外爪哇遗民高强,叩见中国皇帝陛下。”

“平身。”

“多谢陛下。”

高强站起身来,这才敢抬头偷偷瞅一眼鲁锦,没想到鲁锦也在看着他,慌忙又低下头,心中却震撼不已,传闻中这个手握百万大军,把蒙古人赶走的*****,竟然如此年轻。

他以前只听自己爹,还有那些去过爪哇的华商说过中国什么样,可却从来没亲自来过,一开始汪大渊带着他到了杭州,还让他上岸看看,但他只看到杭州到处都是农田。

虽然现在还未插秧,可那开垦出来的土地数量还是挺让他震惊的,毕竟他也是地主出身,看到那么多的田亩,就忍不住心想,这中国得有多富庶啊。

等到了杭州城里,却感觉是进了一片大工地,到处都在盖房子,听汪大渊说,是前年元军攻打占了杭州的义军,一把火把城烧光了,现在正是重建时期。

再后来汪大渊带着他到了建康,才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好多船,好多人!

长江上舟楫往来不断,码头上搬运工如同蚂蚁,到处都是人喊马嘶,车水马龙,进了城中就更震撼了,要知道建康一座城的人口就有五十多万,高强长那么大都没见过那么多人,更没见过如此巨城,而汪大渊却告诉他,这样的城池中国还有很多。

这就是爹说的母国吗?父亲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还不等他在城中多长长见识,汪大渊就先把他带去了家里,又交代佣工给他烧水洗澡,换身干净衣服,说不定鲁锦一会就要召见他,他们一船人在海上飘了几个月,身上早就臭的腌入味儿了,这副打扮可不好去觐见鲁锦。

果不其然,那边才刚洗完澡,吃完东西,就有侍卫上门找人。

鲁锦看着他问道,“听说你是征爪元军的后人,还在新斤府帮了朝廷的忙,你想要什么奖赏?”

高强抬头看了鲁锦一眼,又连忙低头拱手道,“小人不敢要什么奖赏,只是年少时常听家父说我家是汝南人,小人又从未来过母国,这才求着天使带我回国看看,小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去河南祭祖,认祖归宗。”

“好个认祖归宗,难得你生在海外,还心向祖国,真是海外有孤忠啊,想要回乡祭祖,现在倒也不是不行,汝阳已经光复,你若有时间自可以去找找。

“但是朝廷自有法度,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否则今后谁还肯为朝廷尽心做事?你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还是要赏的,说说吧,除了回乡祭祖,你还想要什么?”

“小人,小人”高强稍微抬头瞄了眼旁边的汪大渊,见汪大渊点了点头,他这才大着胆子说道,“小人虽生在海外,但也知道自家是天朝之人,家父虽识字不多,但颇为仰慕读书人,可爪哇读书人十分少见,小人想给几个犬子请位先生都请不到,因此小人想把几个犬子送回国内读书,将来至少不用像我一样当个睁眼瞎,不知陛下能否准许?”

鲁锦闻言笑了笑,反问道,“就这些?就不讨要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高强顿时噗通一声跪下,趴伏在地,连忙道,“小人不敢。”

“哈哈哈哈,你这人倒是实诚,不过这有什么不敢的,若非你帮忙召集爪哇汉人,李彬他们又怎么打的下新斤府呢?更何况你在爪哇还有些关系,新斤府又是初立,别的不说,光是移民搬家你也帮了不少忙,这条条件件哪样不是功劳?

“这样吧,你虽说没读过书,可做事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不如就让你做个新斤县丞,你也不用守在新斤,今后可来往于爪哇与新斤之间,新斤若有需要,你就在爪哇帮衬一二,顺便在爪哇多帮衬些南洋的华人,你家在爪哇若有难处,也可以找新斤府的李彬帮忙。

“今后朝廷在南洋必有一番作为,你要是把这件差事办好了,说不定今后还能升官。”

高强闻言连忙叩首谢恩,“小人多谢陛下封赏,只是这新斤县丞又是个什么官?都需要小人做什么?”

鲁锦见状莞尔一笑,汪大渊在旁边也是一阵无语,鲁锦这才道,“你记着官职就行,具体要做什么,回来让焕章先生给你讲,你名字叫高强,可有表字吗?”

“这没有,小人父亲不识几个字,就只给小人和几个兄弟取了大名。”

“那我给你取个表字吧,你身在爪哇,却忠于祖国,就叫忠国如何?”

高强闻言激动不已,连忙再次拜道,“小人多谢陛下赐字,今后一定忠于陛下,忠于祖国!”

“不错,你记住就好,先回去等着吧,还需要做什么到时候让汪先生给你说。”

“是,那小人告退。”

等高强被侍卫领出去,鲁锦才和汪大渊相视一笑,鲁锦摇摇头说,“唉,这人如此憨直,朝廷却要用这样的人为官,好在他在爪哇还有些用处,稍后回去先生还是要多教教他。”

汪大渊当即拱手道,“臣一定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嗯。”鲁锦点点头,这才说道,“如今已是三月末,到五月也就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五月看信风,随时准备出发,先生这段时间也不要到处操劳了,回家好好和家人聚一聚,朱寿和令媛的儿子也出生了,先生好像还没见过这位外孙,先回去看看吧。”

“是,那臣先请告退。”

“嗯,去吧。”

之后的一整个四月里,建康这都忙的很,皇宫前朝的三大殿率先竣工开始启用,而在大政殿里开的第一次朝会,就是召见刚刚进京的渤泥国和占城国两国的使者。

两国使者先被礼部安排下榻,又给他们培训了朝拜的礼节,当天大朝会时还照例奉上了贡品礼物,鲁锦全都照单收下,又在朝会上宣布将派使者入其国册封国王,使者当即乐呵答应,这样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下来便可以在中国的都城好好逛一逛。

至于回去倒是不用着急,鲁锦这边还得给他们准备回礼,还要挑选使者前去册封,即便留他们到八九月份也不晚,等八月鲁锦正式登基称帝,再册封两个国王也是名正言顺,还能避开六七月份的台风季。

不然这个时候回去,半路上碰到台风,搞出外交事故反而得不偿失。

另外关于登基称帝的准备,现在也在抓紧办,皇宫的后宫和围墙部分还在抓紧修建,庐州的两座王府也正在拆掉往建康搬迁,城外的祭坛更是要抓紧,五月远望号出航之前就要搞一次祭祀。

还有关于北伐的准备,粮食兵甲照旧补给就可以,现在缺的反而是衣鞋,鲁锦亲自‘设计’了双排扣绿色军大衣的款式,还有帽鞋,做出样品之后发往各地官府,让各地的地方官召集百姓制作。

也不是白嫖劳动力,而是采用订购制,想做军鞋军帽军大衣的,可以到官府指定地点领取材料,回家做好之后,官府统一用盐铁券进行收购,按件发给工钱。

如此一来,百姓便有了动力,为了赚钱积极去官府领活,做一个就给多少钱,相当于有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可以补贴家用,这好事上哪找去。

其实这也是现在没有缝纫机和被服厂的无奈之举,否则鲁锦就不用她们干了.

另外关于远望号去黎洲的远航,鲁锦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涂铁厂那边又新做了一口蒸馏锅和碳化炉,用来在船上蒸馏淡水,而那个碳化炉则是用来制作木炭的。

这样即便外面下雨,或者不能在岸边长时间停留的时候,只要他们能找到地方靠岸,就可以先上岸砍下一些木头带到船上,然后放在船上慢慢烧成木炭,以此来节省靠岸的时间。

补给方面,鲁锦也在安排大量收购泡菜,酱菜,茶叶,各种豆子,米酒,腊肉,大蒜,以及用来贸易的铁器、布料和瓷器,甚至还有针头线脑这种小东西。

特别是铁器,即使放到世界各地都是紧俏的商品,尤其是在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以及阿拉斯加的那些地方的因纽特人,楚科奇人,虾夷人,他们自己不会冶铁,但打猎和日常生活又急需刀具和铁锅,只要运过去就一定不愁卖。

最后一样就是人,打通去中美洲的商路,可不止是去找那些粮食种子那么简单,美洲盛产金银,但当地土著却不以金银为货币,而他们那里又有许多人口,这就是市场和商机,中国这边完全可以向美洲倾销商品,把他们几千年积攒的金银都换回来,用来当作启动工业革命的原始资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