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恨(2 / 2)

而且相较于奥尔良和波拿巴,波旁显然更加正统一些。

再加上一些梦想破灭的理想主义者和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纷纷发挥想象把尚博尔伯爵治下的弗里堡描绘成了一个理想国。

这搞得好多法国高端人才动不动就往弗里堡跑,让路易·拿破仑感到十分头痛。

不过让他更头痛的是有传言说哈布斯堡家族想与波旁家族联姻,虽然这消息的真实性还未证实,但对于那些法国国内的正统派来说已经足够了。

此外还有一个孤悬海外的奥马尔公爵,他在阿尔及利亚整天与法兰西隔海相望,既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又将法国向北非扩张的路堵住了。

当然奥马尔公爵与其父亲一样,在给波拿巴家族添堵这方面从不落后于人。

奥马尔公爵经常派人到法国各地散播消息:

“凡是愿意效忠奥尔良家族的法兰西臣民都能在阿尔及利亚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这对于那些失地的法国农民和走投无路的流浪汉非常有吸引力,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偷渡与走私屡禁不止。

物资、人员和技术不断流向阿尔及利亚,奥马尔公爵的实力也在一天天壮大。

除了内部的两颗毒瘤和海外的阿尔及利亚以外,北方德意志邦联的西扩也大大挤压了法国的生存空间。

而且由于一系列的邦联条例和改革,尤其是同宗合并大大加强了德意志邦联的实力,德意志地区已经不再是法国扩张的可选项了。

东南方也只剩下一个岌岌可危的撒丁王国,它虽然表面上依然是法奥两国的缓冲带,但事实上此时撒丁王国也已经被奥地利纳入到了新维也纳体系中。

瑞士被瓜分之后,法国与奥地利的势力更是直接在此接壤。不过瑞士山区地形太过复杂,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而且法奥双方都在山口处有重兵屯集,真正发生大战的可能性并不高。

西面的西班牙更是直接换了国王,路易·拿破仑自己都想象不出费迪南多二世背叛奥地利的样子。

除此之外,还有那份神圣同盟,理论上如果法国进攻奥地利,那么普鲁士和俄国都会出兵进攻法国。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奥地利帝国所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更是无法忘记自己的求婚被拒,结果导致几乎所有欧洲王室都拒绝和自己联姻。

最终不得不娶一个小贵族为妻。

他恨!

不过拿破仑三世也清楚此时的法国根本不是奥地利帝国的对手,更不要说摧毁整个新维也纳体系。

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说的很对,英国人在大陆上没有支点,不过是想利用法国制衡俄奥两国而已。

俄国距离法国太远,又身陷近东战场大概率不会直接威胁法国,但奥地利帝国可不一样。

同样作为地区大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大家都懂,奥地利帝国不可能会容忍法国再次做大,同样如果有一天路易·拿破仑能让法国恢复实力他也会不遗余力地削弱奥地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