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这些,就是让你不要只盯着眼前的月课,把秀才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
“山长看的真准……”苏录不好意思道:“这两个确实是学生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
“哈哈哈,这有么准不准的,人之常情罢了。”山长大笑道:
“饭确实要一口一口的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这不影响你的眼睛望向远处,为自己树立一个高远的理想!”
“境遇虽然困苦,但决不能没有凌云壮志。不然你就会完全陷入眼前的蝇营狗苟,把那些放在一生中,并不重要的事情,看得比天还大。甚至会轻易犯下很多愚蠢的错误……”
“因为在你眼中,重要的事情只有眼前。为了那一碗盗泉之水,会轻易牺牲实际上珍贵百倍的东西。”
最后他正色对苏录道:“要相信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
“是,学生谨记山长教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苏录起身深深作揖,之前觉得山长跟自己一样,都是莫得感情的做题家,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人家明明是个……有感情的做题家。
“好,很好,有精神!”朱琉满意地命苏录起身,打量着这个清秀聪慧的少年。
遇一良才而育之,实乃师者平生快事。
“我说你可以成为第二个杨廷和,并非全无道理。”朱山长又笑着鼓励苏录道:
“其实杨学士的爷爷是个赘婿,杨家也是起自微寒。杨学士之前,新都县历史上就没出过进士。所以杨家的起点,并不比你苏家强多少。既然上天赋你异禀,为什么不立志也让苏家崛起呢?”
“学生记下了。”苏录不是个容易被忽悠的人,却依旧让朱山长煽动地心潮澎湃。
好一会儿才平复下躁动的心情道:“杨学士是不是找到了通关秘籍……呃,通关科举的诀窍呢?”
“那当然了。”朱琉淡淡道:“不然为什么从他开始,他老子兄弟全都能过关了?进士是生不出来的,但是可以教出来。”
说着他自嘲一笑道:“我其实也悟到一些心得,比如上次教你的那几招……”
“学生受益匪浅,多谢先生慷慨赐教。”苏录忙起身抱拳,巴望着山长,指望着大佬再教两招呗。
“没了!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随随便便就能悟出诀窍来吗?”朱琉没好气道:
“我苦思十余年,也就寻思出那几招,该传的都传给你了。”
言外之意,还有不该外传的……
苏录当然心里有数了,便笑道:“确实,绝活不用多,一招鲜吃遍天。”
“哈哈,其实还是多多益善的。我是不成了,只能靠你多多琢磨了。”朱琉最后宣布道:
“这次的奖品是——本山长的亲自辅导!”
“多谢山长,弟子荣幸之至!”苏录忙起身欣喜作揖,能接受山长的特别辅导,当然再好不过了!
虽然这会让他本就繁重的课业负担,变得更加繁重。但苏录甘之若饴。
对他们这些大山的孩子来说,只要学不死,就得往死里学,没有别的路可走!
“今天就给你上第一课。”便听朱山长敬业道。
苏录赶忙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那杨神童从小,家中长辈就命他仿写古人名篇提升笔力。”朱琉说道:
“据说他十二岁的时候,仿作《吊古战场文》,文中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令众翰林击节称赞。”
“他祖父杨春阅后,又命其拟作《过秦论》,杨慎第二天呈上一篇拟作,杨春读后又惊又喜,称他有贾谊之才。”朱琉对杨慎的情况了如指掌,似乎是专门研究过杨氏家族。
“后来大学士李东阳听说了,又命他仿作《出师表》和《请汰僧尼表》,阅后称赞其韵味‘不减唐宋词人’,这才动了收徒的念头。”朱琉说完,对苏录道:
“仿写是提升文笔最快的方法,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多多仿写秦汉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文辞。”
“是。”苏录忙谨记教诲。
“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你回去就先仿一篇《爱莲说》。”朱山长说完又按捺不住作妖的心情道:
“但是写什么《爱竹说》、《爱梅说》太简单,你得写个不常见的。”山长挠了挠腮帮子道:“快端午了,你就来个《爱蒿说》吧。”
ps.连续三天四更了!求月票啊亲们!
这章加更还完了,还剩……16章,因为今天多了位盟主‘粗壮先生’,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