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维克多在皇家学院的同龄人已经算是十分出众,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鹤立鸡群。
这让弗兰茨有些诧异,毕竟历史上这位大公似乎除了特别丢脸就没什么特别之处了。
不过弗兰茨觉得还不够,只有他越优秀才能越证明弗兰茨的正确,以及皇家学院的必要性。
皇室子弟便是皇家学院的招牌,他们表现的越是出众便越能为此增加人气。
在弗兰茨的记忆中,维克多在皇家内部的学堂中表现并不出众,难道是突然的觉醒?
出于好奇,弗兰茨调取了维克多以及其玩伴的资料,他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并非是维克多突然觉醒。
维克多仅仅是正常发挥而已,他的那些玩伴在皇家学院的成绩也都是名列前茅,究其根本完全是双方教育水平的差距。
这并不是说其他大贵族的子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只不过不同家族对教育的理念不同,所以侧重也就有所不同。
而皇家学院中的老师很多都是皇室挑选的,教学内容也都是皇室定的,所以维克多自然就有优势,名列前茅也就不奇怪了。
其他哈布斯堡旁支的子弟表现则要差得多,毕竟他们可没有维克多的资源。
但好在有弗兰茨在,他还记得那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弗兰茨决定去找奥地利帝国最好的老师对这些皇室子弟在假期进行一对一辅导。
对此,弗兰茨谢绝孩子们的感谢,他表示这一切都是做长辈的应该做的。
贵族阶级已经散漫太久了,他们必须卷起来。弗兰茨需要他们卷起来,所以便先从皇室内部开始.
按照上行下效的理论,弗兰茨相信只要一两代的努力就能让贵族阶级重新焕发活力,他需要一批实至名归的贵族,而非一群酒囊饭袋,又或者整天和帝国政府斗智斗勇的人渣。
当然弗兰茨会让这个卷,尽量停留在贵族阶级内部,而不继续向下延伸。只不过具体就靠制度设计,这并非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的。
不过弗兰茨的本意是让贵族内卷最终反哺平民,乃至整个国家,同时剔除掉贵族阶级中那些德不配位和才不配位的蛀虫。
维克多对于弗兰茨还是十分敬畏的,他们见面的次数不多,但几乎每次都是弗兰茨在说,维克多在听,后者对此也已经习惯。
尤其是弗兰茨那次的行动直接将维克多心中的一座大山彻底抹平,带来的震憾是无以复加的。
具体来说弗兰茨的阳光计划非常成功,成功在维克多心中树立了权威,同时避免了他向着异类的方向继续发展。
至于那些过于前卫的艺术家,他们还是在殖民地呆一辈子好了,弗兰茨的帝国不需要他们和他们的艺术。
弗兰茨的两个儿子与他见面都很少,所以既害怕又好奇。不过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当弗兰茨拿出玩具之后,他们立刻就与弗兰茨亲近了很多。
弗兰茨对两个小家伙的感情很奇怪,别人都将他们当成这个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然而弗兰茨却知道,这基本不可能,又或者是他们必须做好当60年太子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