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无药可救(1 / 2)

大维齐尔奥尔马眉头紧皱,终于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

“英法给我们的贷款究竟都去哪里了?军改没钱,经改没钱,商人们拿不到贷款,新军没钱,政府也没钱,甚至俄国人的债务都要我们去临时拼凑。

我们的钱究竟去哪了?”

没人回答,但大维齐尔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新军火炮和新式步枪的采购数量,不足和英国人约定订单的三分之一,英国的武器商都找上门了!”

大维齐尔的话让艾哈迈德·伊尔马兹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后者止不住地后退。

不过奥尔马并没有打算放过自己曾经的部下,他继续问道。

“为什么我们的士兵还拿着老旧的燧发枪?为什么士官学院的学生抱怨拿不到工资?为什么每年都有士兵因缺乏冬装而在山中冻死?”

艾哈迈德·伊尔马兹咽了口口水。

“大维齐尔阁下,那些钱并没有全都用在我们新军身上!我们只得到了其中一小部分!

但用在我们新军身上的钱,我这里都有明确去向!

请您明查!”

此时奥尔马又转头看向一旁的财政大臣,德夫特达尔立刻支吾起来。

“大维齐尔,您知道的,我们奥斯曼帝国还有很多旧债要还。

这些债务主要来自于国内的商人和欧洲的那些银行家,还有各个家族对我们的支持。”

“借新还旧?但那些消失的钱究竟去哪了?”

奥尔马帕夏追问道。

“大维齐尔,借钱总是要还利息的。那么多钱自然要产生海量的利息,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我也没办法。”

德夫特达尔两手一摊,表示自己真的尽力了。

所谓“借新还旧”其实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合法金融版,且只要墙够结实、双方明牌,就能暂时堵窟窿,甚至逢凶化吉。

然而一旦隐瞒用途或担保人不知情,就可能“人财两空”。

这些话按照现代的正常商业逻辑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不过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毕竟那些所谓的无底洞更多的是人为精心设计的。

此时民间借款利率超过10%都不稀奇,但借给国家政府的大额资金利率却很少在实际上超过8%。

事实上各国银行借给奥斯曼帝国的贷款利率也确实大多在6%-8%之间。

然而那些奥斯曼帝国内部大贵族的借款利率就很夸张了,如果有欧洲银行家看到了那些借款清单一定会怀疑是否是胡乱填写的。

事实上那些王公和官僚们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自己借款的利率改得非常夸张,他们甚至都不在乎是否能够收回本金,或者说他们巴不得把钱借到天荒地老好能一直坐收渔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